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黎箴民
台灣對於政治人物的罷免案好像上癮了,綠的發動罷免韓國瑜成功,藍的發動罷免王浩宇成功,接著還有罷免黃捷、陳柏惟、更多萊委等等。下修罷免門檻的法案通過,果然促成罷免案沒完沒了,罷免案如影隨形當然可以提醒鞭策政治人物問政,但也讓台灣的民主陷入一個不斷製造仇恨與報復的螺旋當中。
罷免王浩宇成案真的嚇壞民進黨,王浩宇當選的票數1.6萬,但是8萬多個中壢市民出來投票罷免他,起初民進黨不以為意,評估罷免案不會過關,沒想到大意失荊州。後來中常會檢討這件事情,認為民進黨冷處理的策略是錯的,所以蔡英文在中常會下令要搶救黃捷,一定要守住,否則支持者會受不了,全面執政的民進黨要介入,罷捷案要通過的機率應該是困難重重。
讓人不解的是蔡英文說王浩宇和黃捷的狀況不同,的確是不同,王浩宇是民進黨員,黃捷不是民進黨員,那麼搶救黃捷,卻放生王浩宇的正當邏輯在哪裡?民進黨的發言人實在講不出支持的正當性,只好掰出黃捷支持香港的荒謬理由。其實他們心中有數卻不能光明正大地說出來的就是-黃捷是站在韓國瑜的對立面,即便她非民進黨員,強力反韓的人也就被民進黨視為堅強的盟友。
罷捷總部完全不能認同蔡英文如此有違總統身分,且帶頭罷免,違反行政中立的舉動。幾天前,王浩宇被罷免成功,民進黨的發言人才批評國民黨從黨主席到立院黨團都介入動員,造成政治對立,非台灣之福,也非人民所樂見,怎麼幾天之後,把這些罵名全部都攬在自己身上了?
圖片取自:(Facebook 黃捷 高雄市議員)
回首2014年太陽花學運之後,泛綠團體就發動割藍委的罷免行動,總共對6名國民黨的立委發動罷免皆告失敗,於是釜底抽薪轉為推動罷免門檻的修法。將過去難度很高的投票率過半、同意票要過半,下修為同意票大於總選舉人數的四分之一即可達標。下修罷免門檻在高雄罷韓成功,韓國瑜以89萬票當選,卻只要57萬票就被罷免。
罷韓當時,蔡政府整個國家機器全部動起來,教育部發函大專院校放假、罷韓團體冒用法務部的LOGO不予追究、高鐵加開投票專車、國防部延期入學考試、中選會介入投開票所設置與出借、警政署放話有黑道介入監票、蔡英文也公開宣讀罷韓聲明等等,所有黨政軍、全部國家資源都動起來罷韓。完全違背公職人員選罷法和行政中立法的規定。政黨的利益高於國家的利益,國家的全部資源都是為政黨來效力,民主國家選擇性的執法,視法律為無物。
韓國瑜的原罪就是他帶動的韓流,導致2018年民進黨大敗,讓民進黨失掉執政20年的高雄,他是民進黨的眼中釘,必然要去之為快。這是民進黨開啟了報復性的罷免風潮,當初罷免門檻下修的時候,學者就警告會帶來互相毀滅的負面果效,如今一一應驗,萊豬進口之後有割萊委的連署,政黨和政治人文都身先士卒的投入罷免活動,加劇社會的對立與仇恨,這是台灣民主的隱憂。
選舉與罷免是憲法賦予人民的權利,然而在政黨的操弄之下罷免已然變成政治性的報復行動,隨意的列舉一些事證當成罷免的理由,把罷免當成工具用以除去敵對陣營的眼中釘。政治人物過度渲染,蓄意的擴大民怨,築起仇恨和對立的高牆,一旦罷免成功就高喊民主的勝利,台灣的民主真的勝利了嗎?台灣民主已經在這些居心叵測的政客操弄之下被扭曲變形了,不知道當初執意要修法下降罷免門檻的政客如今是否覺得悔不當初?或是依然覺得下修罷免門檻是對民主的貢獻?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