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是一種因輕微頭部外傷引發的延遲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中年晚期、幼童、酗酒、癲癇、有使用抗凝血藥物、曾有頭部外傷病史者,潛在危險性不容小覷,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威脅生命。
75歲的康先生平日喜歡騎腳踏車健身,兩個月前不小心因車禍摔倒撞傷頭部。當時僅輕微頭痛,並不以為意。後來逐漸變為持續性頭痛,甚至影響睡眠、走路無法站穩需他人攙扶的情形,就醫後發現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應是先前的頭部外傷引起。
長者跌倒看似「小問題」 相關症狀千萬別輕忽
奇美醫院神經外科暨外傷科醫師李瑤琳說明,老年人腦萎縮容易在撞擊時扯斷腦靜脈造成慢性出血,當血塊慢慢堆積導致壓迫腦組織時,會造成腦壓太高壓迫腦神經,引起持續的頭痛、步態異常,甚至記憶力減退,這些看似「小問題」的症狀,卻可能是「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警訊,因此家中有老人家的朋友們,務必不可輕忽長者跌倒嚴重性。
頭部外傷隱藏危機! 3大徵兆揪「慢性硬腦膜下血腫」風險
李瑤琳指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是一種因輕微頭部外傷引發的延遲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中年晚期、幼童、酗酒、癲癇、有使用抗凝血藥物、曾有頭部外傷病史者,潛在危險性不容小覷,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威脅生命。由於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症狀通常並不明顯,且容易被忽略,因此早期診斷至關重要。觀察以下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三大徵兆至關重要:
1.反覆頭痛或持續性頭痛:
如果頭部外傷後兩週疼痛仍遲遲未改善還伴隨其他症狀,有可能是顱內血腫作祟,頭痛的頻率與強度可能明顯加劇,並伴隨噁心感以及嘔吐的症狀。
2.步態異常與行動不穩:
血腫壓迫腦部運動功能區時,病人可能出現行走困難、步伐不穩,甚至無法保持平衡,這在老年人中特別顯著。之前已有步態不穩的現象則不包含在此內。
3.記憶力減退與認知改變:
老年人若在頭部受傷後,逐漸出現健忘、反應遲鈍或其他認知功能障礙,或是原本可對話但是在兩個月內逐漸無法言語表達者則需懷疑慢性出血。
「顱骨鑽孔術」治療改善 術式應與醫師充分溝通
李瑤琳進一步說明,對於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處理方式,顱骨鑽孔術是最常見的治療方式。該手術可透過於在顱骨上開設小洞引流積累的血水,減少對腦組織的壓迫,並緩解病人的症狀,但並非適用於所有案例。若病人的血腫屬於頑固性反覆出血,或伴隨顱內壓明顯升高、血腫範圍廣泛,甚至有其他併發症時,可能需要採取更積極的治療手段,例如開顱手術,以澈底清除血腫、止血並降低後續復發的風險。
李瑤琳提醒,病人及家屬應與醫師充分溝通,了解不同治療選項的優缺點及可能的風險,以做出最適合的選擇。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老翁騎腳踏車跌倒,二個月後竟突「站不穩」需開刀! 醫曝病因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