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中報導】「我是半個台灣人,半個德州人!」在台灣長達39年的美南浸信會差會宣教士顧婉真,受訪時難掩對台灣的喜愛。多年來投入學生福音工作的她,手上的名片背面就是福音圖畫故事,不時在公園或咖啡廳向人傳福音的她,影響的人和畢業生已遍布全台各地。

顧婉真早期透過台灣運動事工協會,不僅幫助台灣的社區發展運動,以及從事學生福音工作,還在台中的國立台灣體育學院查經班服事長達27年。過去最忙的時候,2003至2005年間,在台灣體育學院的台中、嘉義校區、台北林口的國立體育學院、台北體育學院四處奔波。2000-2004年間,也在國立運動訓練中心開查經班,並且聯絡美國跨文化福音隊到體育學院帶領營會;曾經有機會受邀去關心奧運選手。

體育學生福音工作 很多的「不可以」

學生工作有很多類型,但是她說,體育學院為了保護學生,對於傳福音有很多限制,與一般大學校園福音工作不同,難度也比較高。但顧婉真很感恩,一個查經班一學期若有15到20個人,他們畢業前可能有一、兩位信主,看起來好像沒有什麼果效;但是後來她遇到以前的學生,很多人畢業後也信主了,他們有的當老師或是當教練,進入社會工作,影響到更多的社區和家庭。

六年前,顧婉真開始投入客家福音工作,常到台北、桃園、中壢、新竹、苗栗、中部和南部的同工會。由於各地牧者聚會時間與查經班的時間衝堂,她很難過必須忍痛放下台體學生的查經班。她也禱告求神興起對體育學生福音工作有負擔,願意委身的人能夠接手。

顧婉真宣教士在學校的查經班。(圖/顧婉真提供/)

顧婉真宣教士在學校的查經班。(圖/顧婉真提供/)

上帝奇妙帶領她到陌生的台灣

金髮碧眼的顧婉真,以前從未來過台灣,為何會選擇來台灣宣教?她表示,父親是第三代牧師,母親更是來自幾代的基督徒家庭。她從小就參加父親在教會舉辦的暑期假日聖經學校活動。由於她的老家和教會靠近墨西哥,假日聖經學校服事的對象多是從墨西哥來工作的父母及其子女。這些孩子到教會只說墨西哥語,沒有聽過耶穌的故事,她從小就跟著參與服事他們,後來有機會配搭宣教士開拓教會。由於從小她就有宣教服事經驗,8歲那年,她清楚明白上帝呼召她要做宣教士,父母也沒有嚇一跳。

她最初的國際經驗,就是去到鄰近墨西哥的一個姊妹城市服事。當她從研究所畢業,當了老師七、八年後,便決定踏上宣教之路。原本她想去非洲,但是上帝把非洲的門完全關閉。她也曾考慮去加勒比或是日本,但都不適合。後來她考慮來台灣,跟父母談到她仍在尋求禱告時,過了幾天,她的母親對她說,很高興她能去台灣。她的母親經過禱告後,感到很有平安,她就知道這是從上帝來的旨意。

顧婉真宣教士在學校關心學生。(圖/顧婉真提供/)

顧婉真宣教士在學校關心學生。(圖/顧婉真提供/)

她在查經班的分享。(圖/顧婉真提供/)

她在查經班的分享。(圖/顧婉真提供/)

協助開拓教會、社區教有氧運動

顧婉真說,她在台灣的前3年,先到台中的美國馬禮遜學校,後來和多位同工一起開拓教會,在社區教有氧運動。後來上帝帶領她投入學生福音工作。

「不可以發單張、送聖經和傳福音,如何進入校園傳福音?」1997年4月,她和另外一個宣教士決定開始在台體做福音工作。當時附近的中台神學院提供他們場地,於是他們決定利用週五晚上,提供活潑的活動給學生。起初他們在學校外面發邀請函邀請人來,前兩次有幾個學生來,後來有一位基督徒老師突然上前問她:「妳是不是宣教士?」告訴他們週五晚上,對學生不適合,於是邀請他們週四中午到她辦公室,因此第一次的查經班,是從學校的老師邀請開始。

以運動服務事工協會名義進入校園

後來她為了能獲得學校認可,以台灣運動事工協會的名義,正式拜訪學校並獲得校長同意,在學校開查經班。雖然學校同意讓她和另一位宣教士進來,卻有很多「不可以」的規定。因此,第一年,她非常謹慎遵守,避免違反學校「不可以」的規定。也因她對學校的尊重,學校和老師們對她也產生信任,她在學校能做的服事就愈來愈多。

顧婉真說,雖然她不能在學校發福音單張,但若學生想要傾吐心聲,她可以為他們禱告、傳福音和送聖經給他們。老師也會邀請她,在課堂上分享感恩節的意義、聖誕節的由來……等。若是老師邀請她分享見證,但是不可以傳福音的,她都會遵照老師的要求,而且大多數是非基督徒老師邀請她去分享。

顧婉真宣教士認為,學生工作需要長期陪伴建立關係。(圖/顧婉真提供/)

顧婉真宣教士認為,學生工作需要長期陪伴建立關係。(圖/顧婉真提供/)

長期陪伴 很難馬上看見查經班成效

「我們的工作成效,是很難馬上看到的,必須從長遠來看!」他們每週三在教室開英文查經班,從馬可福音開始讀起,也會談上帝的創造、生命的目標等主題。七、八年前增加每週一開英文會話班,以自由活動形式,主要是和學生相聚聊天關心他們的生活。

她說,學生工作必須長期和學生建立關係,至少每週都要在場,不是偶爾幫忙或一個月只去一、兩次,必須對學生工作有很大負擔。學生工作很難在短期內看到果效,必須長期委身投入耕耘,經過多年才會看到學生畢業後的生命改變,甚至信主,成為他們一生的幫助。

參與客家回家聚會。(圖/顧婉真提供/)

參與客家回家聚會。(圖/顧婉真提供/)

早期與牧師配搭關心客家人工作

近年來,她也投入客家福音工作,其實對客家工作有負擔,源自她剛來台中的時候,在馬禮遜學校教書,並在台中貿易九村感恩堂(貿易九村浸信會前身)配搭服事。當時牧會的黃東柱牧師是客家人,教會有些客家小組,她也受邀幫助他們帶活動,並跟著黃牧師去拜訪客家會友,讓她開始對客家工作有所認識。

後來她搬到屏東,幫助一家客家教會,開始學習客家話,但是因為她水土不服,身體嚴重的過敏,9個月後又回到台中,投入台灣體專的學生工作。

她說,在參與客家回家運動期間,常跟著弟兄姊妹來苗栗和公館傳福音,了解客庄的需要。現今她會到浸信會各地的牧者聚會,與牧者分享客家事工的重要。因為每個教會都有客家人,他們家人很多都沒有信主,若有機會關心會友的家人,傳福音給他們,若是長輩信主,就能影響其他的家人。

宣教士與弟兄姊妹到公園傳福音。(圖/顧婉真提供/)

宣教士與弟兄姊妹到公園傳福音。(圖/顧婉真提供/)

顧婉真名片背後的福音圖畫。

顧婉真名片背後的福音圖畫。

呼籲各教會的牧者關心客家需要

她表示,由於客家人信主比例很低,全世界占1%,台灣只占0.5%,是未得之民。但是台灣各地都有客家人,客家人傳福音很難也很慢,也有很多挑戰。

「我買東西也傳福音!」顧婉真在各個客家活動的場合,常常穿著客家的花布襯衫。她說,這不只是一件服飾,她還特別到南庄購買的店家,每隔兩、三個月,向店家夫婦傳福音。她每次拜訪時,就去買東西,分享聖經的幾句話。

顧婉真說,她沒有傳福音恩賜,但有傳福音負擔。(圖/李容珍攝影)

顧婉真說,她沒有傳福音恩賜,但有傳福音負擔。(圖/李容珍攝影)

有傳福音恩賜,但有傳福音的責任

「我沒有傳福音的恩賜,但我有傳福音的責任!」她也常向神禱告,給她機會,開她的口去傳福音。在台中接受採訪時,顧婉真興奮地分享前一天在麥當勞用餐,她及時和坐在對面的母女聊天,向她們傳福音,沒想到母女當場都信了主。會後還繼續和她聯繫。

她說,我們不只傳福音,還要陪伴、栽培他們,否則沒有人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得救。這也是台灣傳福音很大挑戰,否則很多人信主後都流失。

回想這39年來在台灣的事奉點滴,顧婉真感受到台灣人的人情味,對她的包容和友善,讓她在台灣感受滿滿的溫暖。「無論做任何決定,我都需要依靠上帝的帶領!」不論她開始什麼事工,譬如客家工作,上帝都會給她平安。至於何時放下什麼事工,上帝都會清楚告訴她。目前71歲的她,在屆齡65歲退休年齡之際,上帝帶領她繼續留在台灣。她說,台中已經是她的第二故鄉,「上帝怎麼說,她就怎麼做,她將繼續為福音效力!」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美宣教士從學生工作到客家傳福音 顧婉真在台39年:「我是半個台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