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

AIR

哈啾~季節交替,秋冬時節將到來,中南部又進入了空汙的高峰期,甚至出現細懸浮微粒PM2.5濃度超標的情形。細懸浮微粒PM2.5會入侵身體,深入到肺泡,甚至沉入肺泡的微血管中,自由穿透人體的細胞組織,藉由血液循環,跑遍全身各處。而細懸浮微粒PM2.5更是導致過敏惡化的關鍵之一,經統計發現在PM2.5暴增期間,過敏門診就診人數增加3至4成。

治療過敏性鼻炎  以鼻黏膜血管收縮劑、類固醇鼻噴劑為主

奇美醫學中心耳鼻喉部主治醫師劉宗瑋表示,一般治療過敏性鼻炎最常使用口服抗組織胺或鼻噴劑,鼻噴劑又分為坊間藥局較常見的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及須由醫師開立處方的類固醇鼻噴劑。鼻黏膜血管收縮劑使用後,鼻塞症狀能獲得立即改善且取得方便,因此民眾常會自行使用,但未經醫師指導自行使用,可能會產生成癮及藥物性鼻炎的症狀;而鼻噴劑類固醇含量極少,且藥物僅作用在鼻黏膜,幾乎不會進入血液循環,安全性高,兩歲以上的兒童方能使用,因此民眾擔憂像口服類固醇一般造成月亮臉、水牛肩等副作用並不會出現。

藥物依賴嚴重  當心藥物性鼻炎上身

劉宗瑋解釋,藥物性鼻炎是一種因藥物引發的非過敏性鼻炎,而且常和過度或是不當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縮劑有關。這類型的藥物能快速使血管收縮,且立即改善鼻塞的症狀,但長時間使用會產生反彈反應,導致鼻腔黏膜血管失去彈性變腫脹,使得藥物療效越來越差,鼻腔通暢時間越來越短,鼻塞症狀越來越重,對藥物的依賴也越來越明顯,病人常自行增加噴藥次數,從而發生惡性循環形成藥物性鼻炎。

搭配輔助治療 減緩停藥不適感

劉宗瑋提醒,治療藥物性鼻炎,最重要的是要暫停使用鼻黏膜血管收縮劑,另外可搭配類固醇鼻噴劑,以及口服抗組織胺藥物作為輔助治療,減緩停用藥物帶來的不適感,若症狀嚴重者,則需要使用手術或鼻雷射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