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林麗玲老師/MBPS正念親職教養系統創建者 作者:林麗玲老師/MBPS正念親職教養系統創建者
疫情之下,全世界都面臨大變動,各種理所當然的活動、交流、移動必需大量的停止。每天習以為常的家庭採買、孩子到公園玩耍、搭大眾交通、上學、工作、生活,都得要提心吊膽地做好自我防護。
隨著一波一波疫情消息,我的心一波一波地感受和經驗不安、恐慌和不穩定。除了自己,家人、孩子是否能勤洗手、不亂摸、必要時帶口罩、減少不必要的活動和約會、、、,好好保護自己,我是如此擔心著,相信也是家長們焦慮的。
前幾天住校上大學的女兒打電話說週末難得可以回家,我說那可以趁機煮雞湯替她補補身子,提升免疫力,女兒開心,我也愉悅平靜地提醒女兒交通過程要注意自己的防疫措施。就在此時,女兒說:「但是,我會晚一點回家!因為和國中同學約聚會。」
身為母親的擔心,在電話這頭開始說著:「一定要在這個時候約見面嗎?沒辦法換時間嗎?講電話聊不行嗎?、、、」
電話那頭,開始沈默不語。在領受這個沈默同時,我突然驚覺「我的」擔心,讓我的音量變大,話速變快。很快地,我讓自己深呼吸一下,覺察心底真正的意願是什麼?
〞我不想孩子怕我生氣、怕我心情不佳而覺得被控制和被迫決定改約,我希望孩子可以好好評估現在的局勢,為自己做出最適決定。〞
於是,我向女兒說:「sorry!我太激動了,我還沒聽完你想要如此規劃的想法,就一股腦說一堆。」,我邀請她多說些她為何如此決定的想法。最後我分享:「我沒有限制你的意思,只是想提出近日疫情嚴峻,也許緩一緩非必需的人際接觸是對自己和對他人的慈愛。你可以考慮一下,無論赴約或延約,我相信你會做最適當的決定與行動。」
孩子聽完說:「ok,我會想一想。」我們彼此互道晚安。掛了手機。
我承認每日看著聽著媒體放送的疫情訊息,是令我憂心和焦慮。我看見我的害怕真實存在,我不假裝沒事。當我承認我的擔心,我就可以更清楚的覺察到「我的」擔心正在張牙舞爪伸向孩子。
我給自己片刻暫停一下和自己呼吸一會,於是,我了解我更在乎的是~我無法時時刻刻盯著孩子,在孩子身邊保護她,孩子得有自己的判斷,也得為自己的決定和行動負責。所以,我向女兒坦誠我的擔心和想法,也表達我的尊重和相信。
隔天,女兒平靜地對我說她決定和朋友疫情過後再相約,這樣比較不麻煩也心安。
我想,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每天看著不斷播放的全球疫情,心不斷被牽動,上上下下,遑遑不安。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因著疫情,有著許多不方便,如:勤洗手、戴口罩、活動約會被暫停或取消、授課方式要轉換成線上,很多很多熟悉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得改變。
也許你也和我一樣,不管孩子多大,也仍會擔心是否她(他)可以在最大範圍內,好好保護自己。
就在這個不確定,有太多的訊息會挑起不安的時刻,邀請你,和我一起練習:
一.正念接收疫情訊息
得知訊息很重要,但是也許不需要這麼多。保留接收發出正確訊息的必要管道,如:疫情指揮中心,減少一些政論和新聞過度刺激。有意識的選擇吸收進來的訊息,並留意自己對進來的訊息的身心變化。比如:睡前看新聞,令自己心跳加快,身體變熱,東想西想,不易入睡。那麼,請慈愛自己,改變一下,睡前不看新聞。
二.正念改變習慣,面對不方便
改變熟悉習慣,有時會讓人卡卡的,有些不舒適。但是,我們知道此時的改變和不方便是對自己和他人深深的愛和關懷。帶著愛和關懷的意願,正念覺察洗手時每一個洗手步驟帶給自己的手的感覺,感受好好完成洗手的愛;戴口罩時,感覺手如何拿口罩並戴上,當口鼻被口罩保護時,呼吸的溫度和觸感;感覺不論主動或被動調整或取消活動時間的可惜、失落,但也有份關懷存在這些調動中。
每件事都有其兩面性,很多的不方便,也許也開創了許多新的好習慣和可能性。就像我因為疫情開啟更多的線上上課機會,也省去了許多交通時間。
三.正念的表達擔心
表達前有意識的覺察一下,在這個當下說話的時機點是否恰當,如:自己正在情緒中、或對方尚未準備好、或場合不恰當、或還沒聽完對方就給評價、建議或方法,也許是不恰當的。
想要說的事是事實嗎?還是是自己想像的害怕或過多的擔心,並不是對方的實際狀況。表達擔心時,出口的語言是刺刺的令人防衛,還是柔軟的能入其耳?當然,很重要地時時刻刻覺察說話的目的,是宣洩自己的焦慮,還是要幫助對方打開視野,看見方方面面所處的情勢,以便可以做對自己最適切的行動決定。
願我們在這極具挑戰的時刻,帶著覺察,帶著對自己、家人和世界的愛和關懷,面對所有的不方便。
也願大家一切平安!
延伸閱讀:
與其威脅孩子「不准說謊」,用「看到你說謊,我好心痛」這句話效果更好
本圖/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疫情嚴峻,孩子卻往外跑?3技巧家長提高心理抗疫力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