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傳媒 責任編輯/趙元

「死亡」總是看似離我們很遙遠,但當它來臨時卻總是令我們措手不及,無論面對摯愛的離開或自己的死亡,與生命告別是一個人生必經的過程,也是必修的課題。

 以下推薦5部關於「告別生命」的電影,讓你在笑與淚之中體會生命的美好,並學會勇敢面對死亡。

《父後七日》

改編自台灣作家劉梓潔的散文作品,《父後七日》打破台灣傳統對死亡的忌諱,以黑色幽默的手法描述女主角阿梅在接獲父親逝世的消息後,趕忙返鄉處理後事,原本該是悲傷的離別場合,她卻在這七天內歷經了台灣傳統喪葬文化的荒誕及繁文縟節,使得喪禮成了一齣又悲又喜的詼諧鬧劇,也令觀眾看了不禁莞爾一笑。

 雖然電影本身對角色之間的情感刻畫並不特別深刻,也對「父親」這個角色的描寫不多,但末尾主角經歷七天忙碌、荒謬的葬禮儀式後,離開家鄉再度返回日常生活,無意間想起要給父親帶一條菸的這個念頭,才忽然驚覺父親已經過世的事實而潸然淚下,彷彿這時她終於釋放了埋在內心深處的悲傷,真正向逝去的父親道別。

向逝去的父親道別。

《心靈鑰匙》

男主角奧斯卡是個先天患有亞斯伯格症的小男孩,雖然聰穎敏感且心思細膩,卻難以與外界溝通。幸運的是,奧斯卡的父親極富耐心,並時常提醒他敞開心胸去接納世界,然而與奧斯卡如此親密的父親卻在911事件中喪生,痛失至親的他更加封閉自我,且與母親的關係更為疏離。事隔一年後,奧斯卡無意間在父親的衣櫃裡找到了一張寫著「布萊克」的信封和一把鑰匙,他認為這是父親遺留下的訊息,因此決定獨自動身尋找這位叫做「布萊克」的男子以及鑰匙相對應的鎖,在旅途中他遇見了各種人事物,也逐漸使他打開自己的心扉。

 面對心愛之人的離去,我們往往會深陷於悲傷的情緒與回憶中久久無法自拔,但在與人互動、交心的過程中,我們才會明白,死亡不是一切的終點,在凝聚與扶持中愛仍能成長茁壯。

《送行者:禮儀師的樂章》

電影講述原本在東京交響樂團擔任大提琴手的大悟,因為樂團解散而回到故鄉,迫於無奈而從事了傳統祭祀中禮儀師的職位。原本對這份工作十分排斥、反感,且身旁的親友也都因為他的職業而對他產生偏見,但他在面對無數送行儀式後,才逐漸了解到替往生者妝扮並送行的重要意義,大悟也透過嚴謹的工作態度與對死者的尊重獲得了家人的敬重及諒解。

 電影透過禮儀師這樣的職業,打破了一般人對於死亡及往生者的忌諱,並展現了生命的珍貴與人性的溫柔。「送行」也意味著死亡並非結束,而是另一趟旅程的開始。

《心靈病房》

女主角薇薇安.貝寧是一位教學嚴謹、一絲不苟的文學教授,某天她得知自己罹患了卵巢癌末期,一向尊重學術專業的她不僅鎮靜地接受這個診斷,還簽下了「實驗性化學治療」的同意書,接受八個月全劑量、殺傷力最強的化學藥物治療。向來執著、苛求且不輕易妥協的貝寧在病床上毫無尊嚴地接受了各種治療與檢查,而她的主治醫師以及曾為她的學生的助理醫師傑森始終扮演著專業卻冷漠的角色,讓她在忍受生理痛苦的同時也備受心靈上的煎熬,而她也從自己昔日學生的身上看見了過去不近情理、不肯通融學生的自己,令她感到感慨萬分。

在貝寧最後的生命歲月裡,她才逐漸以感性、溫柔的一面看待人事物,也瞭解到原來生命的價值而非追求學術上的精確與理性,而是人與人之間最真切的愛與關懷,最後坦然且勇敢地面對自己的死亡。
《心靈病房》電影劇照。(圖/取自IMDb)
《心靈病房》電影劇照。(圖/取自IMDb)

《小王子》

2015年上映的動畫電影《小王子》改編自法國作家安東尼.聖修伯里的著名同名暢銷小說。主角是一位成長於單親家庭的小女孩,由於母親忙於工作,且對她寄予厚望,因此她大部分的時間都留在房間裡念書,直到她遇上了住在隔壁的老飛行員,兩人變成了好朋友,並且一同踏上找尋小王子的冒險。

《小王子》裡探討了許多人生議題,其中一項便是「關係的結束」,如同小王子在小說中必須向他所馴養的狐狸道別,老飛行員有一天也終將比小女孩更早離開人世,留下來的人雖然註定會傷心,但是離開的人並不會真正消失,曾經一起陪伴過彼此的美好,依然會永留心中,如同小王子離開飛行員時送給他的那段話:「你仰望星空的時候,你會看到所有的星星都在對著你笑。因為我就住在其中一顆星星上,在其中一顆星星上微笑著,那麼對你來說,所有的星星好像都在對著你微笑。」

 

本圖/文由「風傳媒」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生離死別是人生的必修課!5部電影教你如何面對死亡,淚中帶笑、光看介紹都起雞皮疙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