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 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客旅

那天在臉書上看到小學同學母親的訃聞。這位同學的父親是我讀小學的教務主任,每次有人代表學校參加校際書法比賽,都是由他帶隊;主任不但送我們去參加比賽,比賽結束還親自把每位學生送回家,是令人懷念、有愛心又盡責的好老師。而同學母親離世時已享壽高齡,因長時間不敵癌症所苦,息了一生相夫教子的責任與對抗疾病的辛勞。

接著我看了訃聞中的家人名單,真可稱作一門「醫」傑,因為子女、媳婦中有三位醫生,同時也是醫學博士,真是令人稱羨。

JRG

面對死亡  萬般功名帶不走

我不知道這位同學的家人是否信主,一時間不知怎麼寫安慰的話。想了許久,勉強擠出一句:「願老師及您家人,節哀以慰逝者」。面對死亡,所有人都是無助、沒有力量對抗的,若喪家沒有機會信主,除了請家人節哀,我實在想不出更好的慰問。面對死亡,除了哀慟、不捨、悲傷以外,我們無言以對。

在死亡面前,我們就像一個三歲的孩子,被鎖在一扇關閉的門外,門被關上的聲音幽咽迴盪……任憑你呼天喊地、哀哭切齒,縱使有無限遺憾,仍舊要經歷天人永隔。死亡如果是一道門,不管人生有多少夢想,實現還是尚未實現,當旅程結束、來到門前,一切功名、成就都得放下。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唯信靠耶穌的人能進入永生。

雖然這個事實看在世人眼中,可能覺得「不公平」,但主耶穌曾說,祂是道路、真理、生命,人若不藉著祂,就不能到父那裡(參約翰福音十四章6節)。人若沒有認識主耶穌並接受祂的救恩,縱使活著時有百般能耐、萬貫家財,卻一樣不得站立在上帝面前(參哥林多前書十五章1-2節)。但人若認耶穌為主,即使如拉撒路一樣貧窮行乞,還是如罪犯般惡貫滿盈,只要悔改也都能被上帝接納。這實在是人不配得的奇妙恩典!

最能帶來安慰的一句話

教會中的長輩多,近來接二連三有人生病離世,每每參加追思禮拜,我都會收集逝者家人所寫的追思文。文中會述說這位長輩一生的重要事跡,包括怎麼努力求學、怎麼廣結人緣、做了什麼有貢獻的事、讓人留下什麼深刻的印象……最後則寫上他們怎麼認識主耶穌,什麼時侯受洗。

禮拜將要結束前,牧師說:「他息了一生的勞苦,安息在主的懷裡!」多麼簡單,卻再也沒有比這更讓人安慰的一句話。這樣的安慰來自哪裡呢?若逝者長時間在教會聚會,我們會相信,他應該到了主耶穌那裡去。若臨終前才因家人傳福音而受洗,我們依然會相信他們憑著主的憐憫,還是會到主耶穌那裡去。但如果我們面對的是一位至死都沒有信主的家屬,我們的安慰來自哪裡?家人的盼望又是什麼呢?我們除了說「節哀順變」這樣的話,還能說什麼、做什麼,使他們的家人得安慰呢?

活出福音美好  迎接新旅程

每次參加完追思禮拜,我都會在剪不斷的連綿思緒中難以回神,最後往往得出一個結論:人要怎麼死,就要怎麼活!我若希望別人在追思禮拜時追憶我的慷慨,我就要捨得付出;如果希望別人肯定我的成就,就要努力工作與學習;如果期待別人因我認識這個美好信仰,就得活出因為認識上帝、饒恕、恩慈、喜樂的生命來!

我如果希望到了自己的追思禮拜,也能了無虧欠且符合保羅所說:「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提摩太後書四章7-8節),就得真的認識十架至深至聖的愛,把福音的美好活出來。

「主為我死,我為主活」,不應只是教會講台的教導,或個人裱框的座右銘,而是需要天天背起十架來,悔改、治死罪、信靠主的真實生活!

對基督徒而言,追思禮拜就像一場人生的畢業典禮,不只是一個送別的時刻,也是一場歡慶的派對、見證福音美好的時刻,更象徵另一段旅程的開始。不只是終結,而是另一種生命的開始。

除了與家人、親友別離會難過不捨以外,最大的不同在於,那是一切地上勞苦真正的結束,是永恆安息的開始,天國的盼望終得0實現的美好。在彼岸迎接我們的是一扇敞開的門,充滿安慰與盼望的樂歌,將悠揚地環繞四周……。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生命的終結,是另一段旅程的開始!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22213#ixzz5DkHpeC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