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報副刊
◎趙麟書(台北信友堂會友)
今年父親節轉眼間就要來到,隨著自己年齡漸長,對父親的過往更加懷念。父親逝世時年五十三歲,正值壯年,我們兄弟每當談及此事,都為他早逝而扼腕。
戰亂時代 攜家渡海來台
父親生長於戰亂的大時代,九歲喪父,由祖母一手帶大。十六歲離開家鄉,開始闖蕩江湖。他參加過八年抗日戰爭,年輕時做過生意,在上海曾經風光一段時間;1949年帶著一家老小五人渡海來台,做個奉公守法的公務人員。
早年在台生活不易,靠著他賺取微薄薪水養家糊口,日子過得勉強。由於父親在戰亂時成長,他一直有個遺憾就是未能接受完整教育,因此對我們兄弟三人期望特別大,教育投資不遺餘力。感謝神,三人都未辜負他的願望,分別完成大學教育,立足於不同行業。
其實父親對我們影響最深遠的一件事,就是帶領全家信主。父親年輕時在大陸蘇州生了一場大病,幾乎要了他的命,好在那時有對好心的基督徒母女帶他至家中細心照料,身體得以慢慢康復。父親生病期間,這對母女不忘將福音介紹給父親,種子就這樣進入他的心田,並願意接受上帝為他的救主。在那個民間信仰如此濃厚的時代裡,他有這種想法實屬不易。
好東西要與愛子分享
來台後,父親在台中思恩堂,由沈保羅牧師替他施洗,成為神的兒女,母親和哥哥在他的影響下,數年後也分別受洗。父親一直秉持一種信念「好東西要與好朋友分享」,不斷地向周遭友人傳講福音,希望他們也能得著那上好福份。
記得有位主內弟兄經常來我家與父親商討要辦一份基督教刊物。父親相信文字的傳播力更能發揮福音廣傳功效,在他殷切鼓勵下,這位弟兄終於將這份雜誌發行問世叫《活水》,父親還大力協助推銷。一直到我進大學後,這份雜誌才從我的記憶中消失。
小時候每逢週日,父親總是騎著腳踏車帶著弟弟和我,赴台中思恩堂做禮拜,他本人參加大堂聚會,留置我們兄弟兩上兒童主日學,耳濡目染,對上帝也有一點點認識,度過一段美好時光。
但是進中學後,我開始叛逆有些反骨,不再跟父親進教會,可是他仍不放棄任何機會,深信「你們中間作父親的,誰有兒子求餅,反給他石頭呢?求魚,反拿蛇當魚給他呢?求雞蛋,反給他蠍子呢?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他的嗎?」於是他繼續介紹這位全能的父讓我認識。
十年殷殷盼 浪子終回頭
有次,父親邀請我參加陳維屏老牧師在台中舉辦的佈道大會,那晚的講章極為精彩,非常吸引我。老牧師用路加福音「浪子回頭的故事」鋪陳,打動台下我的心,當天我舉手決志信主,但幾天後因一點小事裹足不前,失去受洗機會。這一耽擱就是十個年頭。
在這十年期間,父親仍然不放棄希望,盼著這位兒子能及時回頭。在我初入大學時,家搬至北投,離家百公尺外有間行道會,父親就近參加週日禮拜,同時委請牧師邀請弟弟和我加入他們青年團契。雖然我願意加入,但拒絕受浸信主;反而弟弟開始有了變化,受洗成為上帝的兒女。
父親還是耐著性子,找機與我談信仰問題,我因年輕好勝,喜歡辯駁,用各種問題詰問父親,最常出現的一句話就是「上帝在哪兒?能證明給我看嗎?」,父親只告訴我一句話:「只要信,祂就在你心裡」。當然這種回答得不到我的認同,因為我不信,父親只得默默為我禱告,如同浪子的父親站在家的門口,每天盼望走失的迷羊能及時回頭。
經上說:「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他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三章9節)
1972年十二月10日父親肝病復發,吐血不止,送醫罔效,幾個小時後被主接回天家,臨終前對我唯一的遺願就是受洗信主。我被他的堅持感動,聖靈在那個時候打開我的心門,次年十二月24日在牧師及眾會友見證下,我受洗成為祂的兒女,因著我的信,日後也影響我的內人和孩子。
父親的教導一直不敢忘記:「凡敬畏耶和華、遵行他道的人便為有福!…願你看見你兒女的兒女!願平安歸於以色列!」(詩篇一二八篇1-6節)現在耶和華已成為我家之主,而下面這段話也變成我的終身信念「…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父親的禮物―那上好的福份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