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亞國際學院是個將教育和信仰結合的學校,早晨敬拜禱告開始每一天,建立孩子生命的根基,預備成為各行各業的領導者。研究108新課綱及世界教育趨勢,濯亞國際學院在106年開始「概念為本」的素養導向課程,培育「帶著走的能力」與「情境式解決問題的能力」。周巽正牧師期望更多愛主的基督徒在自己的崗位興起翻轉,濯亞可以成為推動翻轉家庭、學校和社區的角色,讓基督信仰成為下一個世代的主流。

濯亞迎接教育4.0 結合信仰品格與創新思考,為孩子搭建未來教育的橋樑 

「當初我沒有要辦學校的異象」創辦人周巽正牧師分享創立學校並不在他的人生計劃中,雖然他參與青少年事工就察覺到現在青少年對未來是感到徬徨的,而他也知道這與台灣教育是有關連的,「我一開始只覺得做好敬業的牧者就好」周巽正牧師坦言覺得自己只需要帶領孩子認識神,並幫助他們走上呼召與命定。

體驗課程讓孩子從各樣事情上都可以學著自己解決問題。(圖/濯亞國際學院 提供)

但是,2012年的一個牧者禱告會改變了周巽正牧師,認為要從「教育山頭」再次拿回發聲權,「不是把孩子抽離世俗化的環境,而是以基督信仰為根基,幫助孩子從神的眼光認識自己是誰」,並透過先進的教育理念,像是「翻轉教育」、「翻轉教室」等概念,讓孩子們在年幼時就可以找到神在他們身上的恩賜,「我們只是在旁搧風點火,協助他們培育出學習樂趣。」

周巽正牧師認為四年來濯亞的發展,無論是學生人數增長,課程及教學的創新及家長及社會的認可與信任,都已經是神蹟。期許未來可以發展Online School(線上學校),「台灣可能成為宣教的航空母艦,是派遣宣教士的基地」,但是宣教士需舉家前往別的國家,所以Online School可以讓孩子在世界各地都能與台灣的教育銜接,除了這些在國外宣教士孩子可以使用,在台灣偏鄉或是自學家庭的孩子也能有新的選擇。

濯亞校長李丕寧,在神的帶領下,建立學校的生活信仰文化。(攝影/記者王馨慧)

生在校長世家的李丕寧,母親和內外祖母都是校長,因此自小就在「校長私塾訓練班」耳濡目染,更因為三個孩子在不同國家受教育,李丕寧對教育的歷史脈絡及未來發展有其獨到的見解,認為過去有成功的教育理念,但更要納入未來教育的思維,成為濯亞傳承與創新的教育特色。

真正讓李丕寧願意擔下重任,是因為「遇見母親的以前學生,他們到50歲還記得幼年時母親對他的影響」,她從自己母親身上看見的教育熱忱與影響,在母親病榻前,許下承諾建立優質學校,成為台灣教育界的燈塔。

無論是面對108課綱的改革或是德國前首相梅克爾提出的「教育4.0」,濯亞國際學校李丕寧校長帶領在2014年創校時就實施108課綱的「學生學習檔案(student’s portfolio)」,「素養導向學習目標是全世界教育的趨勢,台灣是走在世界教育潮流,但是教育部並沒有詳盡的『教育白皮書』或是完整及全面性的師資培育計畫。

如同過去幾次的教改無法成功的原因,我們知道Why(為什麼要改革),也明白What(108課綱內容),但是台灣的老師缺乏How(如何做),濯亞在2014創校時就開始思考,並且在2016年去歐洲參加『概念為本』國際培訓工作坊,教育部也認可『概念為本』是素養導向教學目標的解答」,「教育4.0是因應工業改革4.0產生的對應教學策略,濯亞已經預備好」李丕寧解釋。

根據哥倫比亞大學Dr. Lisa Miller的實驗報告:「信仰」可以增加學生的心理素質,因此無論是108課綱、教育4.0或是2018年PISA的台灣學生是全世界第一名最無法面對失敗的報告,濯亞國際學院強調將品格和信仰結合,認識自己明白命定,舉凡學生的登山、露營、運動會,讓學生們一起扶持,突破身體疲憊的感覺限制,並且以「恆毅力(grit)」加上「刻意練習(deliberate practice)」,幫助學生擁有「成長型心態(growth mindset)」。

在未來不可知卻有迅速改變的時代,李丕寧認為父母親給孩子最好的禮物是,面對問題、思考解答、不怕失敗和永遠學習的勇氣和信心。

濯亞國際學院2020理念分享會報名網址:https://reurl.cc/lLxaGY

本圖/文由「基督教今日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濯亞迎接教育4.0 周巽正牧師認為以信仰為根基培育情境式學習能力,建立全人教育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