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Dr. Phoebe


“"人生不只是學習如何在暴風雨中生存,而是學會在雨中跳舞。" (泰勒絲 Taylor Swift)

兩年多前在紐約的時候,第一次聽說雨屋 (Rain Room)的展出,當時風靡整個曼哈頓,連週間去排隊都是四五個小時起跳。去年底來到洛杉磯縣立美術館LACMA展出,立馬訂下三個月之後的票去觀賞體驗。雨屋有趣的地方在於,有特殊的感應器,讓你即便身在雨屋,周遭都在下雨卻也完全不會被淋濕,藉著讀唯一的光線來源,不用濕身也能有美美的雨中照。除了享受雨屋之外,也順便藉這機會來瞧一瞧大名鼎鼎的洛杉磯縣立美術館。

洛杉磯縣立美術館成立於1910年,是美國西部規模最大的藝術博物館,每年也吸引近150萬的觀光人潮,來觀看館內有多達150,000件的珍藏品。LACMA的地理位置位於洛杉磯市中心周遭,旁邊也都是其他不同的博物館,一整個耍文青的好地點就對了。

LACMA由多間建築物所組成(下面地圖取自於官網,讓大家看本篇時也比較清楚明白),停好車之後,由第八街入口進入。今天的路線會由7、5、6、4、1的方向來參觀展館,但當然其實無論哪種路線都可以。

LACMA的設計靈感來自於紐約的林肯中心(想當年Dr. Phoebe牙醫系的畢業典禮就辦在紐約林肯中心,難怪一看覺得好眼熟)。建築物也從原本的三棟,增加到現在的八棟。

懸浮的石頭(Levitated Mass)是2012年的作品,由340噸重的巨石放在人行道的上方,為要營造巨石載浮載沉於上方的錯覺。此藝術品也同時被美國Complex雜誌評選為 “近五年來最具指標性的50座藝術品之一。"

來到地圖上7號的Broad Contemporary American Museum,簡稱BCAM。這座建築是由Broad Museum的主辦人所捐贈(延伸閱讀:感受無限鏡屋的魅力:洛杉磯新興美術館 The Broad 初體驗)。由於雨屋採用預約制,現場想排隊還沒有辦法,只能在預定時間憑著預購的票去現場參觀。估計也是如此,在曼哈頓現代美術館(MOMA)大排長龍至五六小時的光景才沒有重現。

雨屋的設計概念來自於在一間下著雨的屋子裡面,卻憑著體溫感應,使站在裡面的人不被淋濕,周遭卻不斷地下著雨。設計雨屋的 Random Internaional 團隊位於倫敦,專攻現代藝術與科技來做結合,讓參展人也能夠感受經歷其境。

進來雨屋拍攝,步調要慢,讓感應器能夠即時感應,免得依舊被淋的溼答答。通常一次放十來個人進去感受雨屋,大家無非就是想要拍張擁有雨之意境的照片。有人在雨屋跳舞、做瑜珈姿勢、親吻等等,各式各樣千奇百怪,層出不窮。身為攝影師的小姑帶了上好的單眼相機來拍照,果真拍出的雨水有如雨滴一般,一點一滴都看得非常清楚。

而下圖則是我用我的Sony M3系列拍出來的,因為抓光沒像單眼來的快,雨滴拍成流線型。當然,雨屋體驗,重頭戲還是在體驗下雨的感覺。艷陽高照時享受陽光的燦爛,在雨中也能傾聽雨滴打落的聲音(背景音樂請搭配”下雨的聲音”謝謝),讓我想到泰利絲所說的,不見得是要在困難環境中逆來順受,而是想辦法讓自己即便在風吹雨打下也能在輕快地跳一支舞。

來到同一棟大樓BCAM裡,有著另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Metropolis II (大都會2),一個未來世界大都市的翻版。為了這項作品,藝術家 Chris Burden (等下會介紹的LACMA無數街燈區也是出自他手)親手打造了1100輛獨一無二的汽車模型,18條高速公路,以及由不同建材製造的摩天大樓(包括玻璃、木頭、天然石頭等等)。

無意間瞥見珠光寶氣版本的艾菲爾鐵塔(真實版的艾菲爾鐵塔請看這裡)。

接下來前往5號的Ahmanson Building,一進門就被這巨大的作品給嚇到,由美國藝術家Tony Smith 所親手打造的 “Smoke”(煙霧),Tony Smith一向以極簡風格的雕像,這座雕像反映出他一生都在追尋的 "有機生物的模式",靈感來自自然界的蜂窩六角形。

之所以取名叫做煙霧,Tony Smith說是因為只要站在下面,立刻會被複雜的空間與圖形包圍,導致於所有的邏輯思考全化為煙霧。只能說藝術家的思維真特別,我站在下面時並沒有覺得思考邏輯化為煙霧,只覺得 "哇!這藝術品好大呀!"(顯示為本人完全無藝術天分無誤)。

另外一個LACMA的鎮館之寶,在Ahmanson大樓外面,也是臉書或是Instagram上面的熱門打卡地點,名叫"通透"(Pentetrable),是藝術家Jesús Rafael Soto之作。Soto用無數條金色管子打造而成,想要呈現光線通透的概念,同時也歡迎觀賞之人進去玩耍,被大家稱之為 "麵條"(沒辦法,大眾就是這麼俗氣直接,若問我,我也會管他叫麵條)。

通常觀賞者一進到這空間裡面,便會被長長的金黃管子包圍住,很難再清楚本尊。而由於許多人撥弄麵條的結果,導致於麵條隨時隨地擺動,形成一幅活生生的藝術品。

回到Ahmanson 大樓裡繼續觀賞,因為時間關係,無法每一幅都細細品嘗,就走馬看花的和大家介紹看到。圖下的浮世繪在1600末的日本掀起一股風潮,一筆一畫都是刻畫在木頭上面,非常的精細秀美。

Ahmanson 大樓另一端也有許多抽象式的作品。

陽光燦爛,天氣大好,湛藍的天空與紅色建築物形成對比,就算遊走在美術館的各個大樓中也非常舒服享受。

接下來來到知名的都市街燈區(地圖上6號Urban Lights),這裡大概是LACMA最常被拍的地點,也是許多人訂婚照的取景地。

都市燈區是之前提到的Chris Burden的裝置藝術品,由202個修復完整,1920-1930年代的復古街燈放置而成,靠太陽能源發電,早晨時分燈源關閉,日落之後再度點起。
這都市街燈區也成為來LACMA人氣最高的景點,必拍必打卡。都市街燈區也出現在娜塔莉波曼主演的 “飯飯之交”(no strings attached),和群星聚集的賀歲片 “情人節” (Valentines Day)電影場景裡面。

接著來到Hammer Building (地圖上4號),這棟以韓國藝術為重點,因此也就走馬看花的掃了一些。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是韓國藝術家 Yee Sookyung用無數個陶瓷碎片拼製而成為改造後的花瓶 “Translated Vase” 。Yee Sookyung把他們重新拼湊成地球的形狀,每一片碎片對她來說都極其珍貴,她把他們叫做她的小孩們,缺一不可,而且片片都獨一無二。這從之前主人手中所不要的、丟棄的、認為多餘的碎花瓶,卻成了更美,更多元,而且還更環保的花瓶。這花瓶的構思讓我想到造物主上帝,祂看待我們如同自己的孩子,總是不厭其煩地將我們生命中那些所看為壞、浪費或是多餘的部分,將一片片碎片拾起,將我們心裡一點一滴的傷口醫治。最終這些過去反倒成為我們重生的養分,也在祂的精細巧手之下,拼湊成一個更成熟茁壯,無可取代的自己。

最後來到地圖上也最偏遠的1號,日本藝術展示館(Pavilion for Japanese Art),也是所有的展館裡面,我最喜歡的建築物。 設計展館的建築師Bruce Goff,也是為有機建築的愛好者。他的設計思維深深受到美國建築師法蘭克-洛伊德-萊特的有機建築的影響,也因此可以反映在這棟建築的上面。(延伸閱讀:芝加哥的橡樹園-建築大師萊特的遊樂場)光是去到這展館路上的竹林和綠葉,就讓你心情不自覺的放鬆下來,完全就是在貫徹有機建築的使命呀!

既然是有機建築,當然少不了自然光源。有意思的是,展館內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光線,而每一幅作品也會因為風格和特性不同而被安排在不同的地點,相較於其他展館對於作品採光可能一視同仁,這裡則認為作品最大,讓作品來決定該享有多少光線。

1700-1725年間的日本作品—培養稻米的四個季節(Rice Cultivation of the Four Seasons),反映出當時社會的農耕文化,而作畫之人也從沒受過任何專業科班的美術訓練。四個季節一共四個屏風,我的廣角相機也只夠照一幅而已。

在頂樓所看到的其他作品,其中包括六世紀的日本作品” 馬埴輪"近乎和我的身高一樣高,很難想像這作品悠久的歷史,畢竟保存得太完整了。

逛了一圈回到戶外,在樹下乘涼,也為今天藝術的洗禮畫下最後一個句點。雖說我個人熱愛大自然,但逛逛美術感,即便不是大山大水,在看到每個藝術家嘔心瀝血的作品之後,依舊會被打動。也許是一幅畫的角度,也許是藝術家營造的氛圍,又或許是作品背後的故事。上帝在創造伊甸園時,曾告訴亞當治理這地球,把上帝給予的珍貴資源,讓地球變得更美更好。有些人的天賦是保護地球的資源,有些人的天賦是創造更多的美麗,為人們帶來更多的感動。而我覺得,LACMA做到了。

(以上資料來自於官網和維基百科)
LACMA小資訊
官網:www.lacma.org/
電話:(323) 857-6000
地址:5905 Wilshire Blvd, Los Angeles, CA 90036
開放時間:週一至週四 11am—5pm,週五11am—8pm,週六週日10-7pm,週三休息

更多Dr. Phoebe 的文章在 http://drptraveling.blogspot.com
加入Dr. Phoebe的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drptraveling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