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 鍾藝

FIS

河豚,因為危險而知名的魚類。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可能提起河豚率先會想到的就是日本人對河豚的特殊情懷。其實,在中國的江蘇,也有著對河豚的特殊喜愛,只不過在他們掌勺下的河豚多了些許生活的味道。

在被稱為中國河豚之鄉的江蘇,每到河豚盛產的春季就是一派繁榮的全民吃河豚的景象。當地人或者慕名而來的外地人都在這裡找尋舌尖上的享受。這道在其他地方很難見到的美食深深的吸引住品嘗過的人們,正所謂「不食河豚不知魚味,食了河豚百魚無味」。

將油在大鍋中燒熱,放入河豚的肝臟和春筍翻炒,待筍的香氣融入河豚肝臟中清香撲鼻時,再加入魚肉來炒,魚肉開始變色之後加入清水燉煮30-50分鐘,一道鮮香撲鼻的河豚這就可以被端上餐桌。這樣的做法是江蘇人對河豚的主流做法,剛出爐的河豚除了味道鮮美之外,還特別的軟嫩,堪比豆花那麼順口。

江蘇吃河豚的美食習俗已經延續了幾十年,對於很多江蘇人來說,河豚是小時最美的味道,河豚被烹煮的香氣格外誘人,村頭燒魚在村尾都能聞到。但河豚極度危險,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毒性最強的非蛋白質之一,只要0.5毫克就能讓人死亡,所以河豚烹飪的要求很高。雖然我們智慧的古人已經掌握了河豚的排毒技藝,但是被毒身亡的情況還是時不時就有發生。在過去,江蘇當地人每到鄰居家吃河豚也都會帶五分錢過去,這個習俗的由來是表示「我是自己花錢來品嘗河豚的,若出現意外,後果自負。」

對河豚的讚美在中國文人中屢見不鮮,最著名的莫過於蘇東坡筆下的「簍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也正是這位好吃的才子寫下宣言「拚死吃河豚」。因為吃河豚的高風險,國家水產品衛生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河豚魚嚴禁流入市場。但是苦於人們對河豚美味的追尋,河豚從未真正從人們的餐桌上消失,「拚死吃河豚」的現象從過去到現在從來沒有絕跡過。

進入了國家管理灰色地帶的河豚在近幾年隨著政策的放寬迎來了春天。但是市面上能夠上餐桌的河豚還是被嚴格限制了品種,而且只能是養殖河豚,因為在淡水環境下養殖了一年的河豚其毒素含量會大大下降,遠低於一年生的野生河豚。看上去養殖河豚可以完全替代野生河豚,人們可以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一定程度的放開享用河豚,但在河豚美食家的眼裡,養殖河豚依舊難比野生河豚,因為野生河豚經歷了洄遊之後肉質會特別的鮮嫩、而且它們食用的是小魚小蝦等不是飼料,口感上呈現的層次感會更佳。

河豚作為一道遠離日常生活的美食,讓人好奇和垂涎。在危險的背後,有一群人一直保有著對他的狂熱。這大概就是特殊美食的魅力之一,讓人釋放野性,願意在平凡的生活中通過它找到一絲快感,在極度危險中獲得最大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