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琪拉編譯
對於如何投資沒有簡單的答案。每個人都很想複製別人成功的故事,像是外部投資人–華倫巴菲特,或是身邊有深厚財經策略的好朋友。我們都期待他們的策略可以永遠有效。但是一時的成功不代表永遠的長久,短期的決策也很難適用到整體市場。
就像亞伯特愛因斯坦,他可以說是史上獨一無二的天才,擁有卓越超乎常人的物理學知識,對科學無人能出其右的淵博。但是,愛因斯坦的理論漸漸被其他物理學者所發現,他可以說是發現相對論的第一人,但不是唯一一個人。這些物理學者的成就,慢慢超越了愛因斯坦。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在投資上。要做重大投資決策時,有些人會尋找投資界中的愛因斯坦,有些人會找一群專業的投資經理人,求問他們的投資理論。談到知名度,巴菲特可能跟愛因斯坦一樣,很多投資人乾脆複製他的投資決定。
但也有很多擁抱時下最新興的投資概念,像是[Smart Beta],選擇策略性的投資,並宣稱有超越市場的投資績效。什麼是Smart Beta並沒有舉世皆準的定義,但是通常是指有出版過的理論,還有可以複製的策略分析,加上數理的過程,以追求超越市場水平的績效。Smart Beta 可以說是大眾的產物,不是單一的天才。
經過這些年,儘管巴菲特特別提醒大家別這樣做,不過還是很多人仍嘗試著追隨他公開的過去的一份向美國證期會申報的投資報告(Berkshire Hathaway Form 13F)。因為巴菲特一向是長期投資的代表,他通常會持有該公司股票很久,大家不認為這份報告幾個月內就會失效。但是大家不瞭解他為何會做這樣的投資布局,大家沒有他的利基,當追隨他的腳步,通常已經為時已晚,最後只是增加該公司的股價,然後稀釋大家的獲利。
過去有很多類似的經驗。在2008年的一份研究報告中,兩位學者發現當巴菲特向美國證期局繳交他持有的公司的投資布局後,他新持有的公司的股價當天會上升4%。但他們也發現即便追隨巴菲特的投資腳步,也需要長期追隨。從1976年至2006年間,他的投資成效比一般市場績效好10%。
這個結果很驚人。儘管那些仿效巴菲特的人近幾年有些不滿意,因為近幾年他的投資績效不向過去那麼好了。但是沒有人可以永遠在股票市場常勝,即便是巴菲特也是如此。
若想仿效一群學者的投資決策也有很多問題。波士頓大學及喬治城大學的學者R. David McLean及Jeffrey Pontiff做過研究,市場投資策略一旦發表,效果就減弱了。這篇報告檢視了97項投資策略,這些策略都發表在著名的期刊,並且經市場實驗。這些策略仰賴的是本益比、分析建議、信用評等、股價變化、產業變化還有盈餘分配等。研究者檢視這些策略,並且模擬這些策略投資。經過數年後,他們發現這些策略有效,仍然在股票市場中會賺錢,但績效已經比公布前減少了50%。
所以一般投資大眾該怎麼做?每個經過發表的投資分析與專家意見都值得深思考量,但不要盲目的追隨。但問題是這個世界太複雜了,沒有一套歷久不變的公式準則,經濟的問題也無法用單一公式解決。劍橋大學的經濟學者Alfred Marshall說:[經濟問題原因很多,是多種成因糾結在一起的結果,沒有絕對的科學理論可以找出未來的答案。]
因此,對大眾而言,我們應該使用策略分析,但是也要尊重人類的直覺,然後常常回顧與反省過去的投資決策。
參考資料:
In Long Run, There’s No Such Thing as an Einstein Investor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