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清厚
年假期間與子女、孫輩們交談,他們說的國語,讓人聽了還以為其父母是大陸人士。政府幾十年來在臺灣推動國語確實成功,但對於本土語言卻欲振乏力,始終一蹶不振,值得吾人深思。
國小推動土語言教學近20年,其成效如何大家有目共睹。本土語言,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資產,政府再不鼓勵使用保存,百年後恐將灰飛煙滅,走入歷史洪流。
語言是國家的歴史文化,不分政黨色彩派系應予永續保存。閩南語、客語甚至少數民族的語言,吾人均應正視。地方語言失落,就如同喪失國家的資產。
閩南語文字有4,5百多年歷史,文字的形式以漢文及羅馬字為主。但過往不為政治體制支持,並受輕視,閩南語迄今已淪為祗少數老年人在使用。
數十年來,大家一味追求英語,其補習班處處林立;甚至有人倡議大學上課,不論任何科系,規定以英語講授交談,連中文系課程亦同。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學習英語與世界接軌溝通;及以國語為國家統一的語言,於公開場合使用,吾人均不反對。但,對於本土語言,也不能視之如敝屣。本土語言推動多年,教育部並編有臺灣閩南語推薦用字700字表,行之有年,閩南語之使用,卻未見成效,深值主管機關深思。
5、60年代,小學生校園嚴禁使用閩南語交談,並加以處罰,但私下還是多以閩南語交談,防不勝防。那些年,學生在家裡與家人滿口閩南語交談,習慣流利,閩南語倒是主流;事隔幾十年,國語成了主流,而本土語言卻漸漸消失沉沒,不勝讓人唏噓。
要保存母語文化資產,政府勢必重視它,民間團體及輿論媒體並能廣為宣導,讓日漸式微的母語永續留存。如光靠學校幾個小時的課程,或用方言授課,對挽救閩南語效果有限,祗是點綴應景了事。
因此,政府允宜籲請各家電視廣播媒體,多加製作母語節目,尤其是收視高的政論節目,主持人及與論人率先以國語、母語交叉發言,以收東施效顰,並帶動說母語之氛圍,必有相當成效。
推廣本土語言,旨在保留本土語言文化,並能代代相傳。鼓勵年輕世代常使用本土語言,養成使用本土語言習慣,並發自內心有股「愛鄉、愛土、愛臺灣」的使命感,蔚為風氣,勝過校園短時間的授課成效。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