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草根影響力新視野╱記者林旻柔】

物聯網時代來臨,民眾對於智慧化的生活認知程度如何呢?根據資策會自2009年起,針對民眾創新科技生活應用服務進行調查的結果發現,認知度排名前5的項目依序為「手機網路通訊」、「智慧化交通付費」、「數位交易」、「數位影音」及「社交網絡」等,皆超過93%。此外,除「居家照顧」認知度略低(54.2%)之外,其餘的項目認知度皆高於7成,值得一提的是,智慧型手機的普及化,讓「手機網路通訊」及「社交網絡」的服務深植民心,幾乎已成為民眾生活的一部份。

資策會自2009年起對民眾創新科技生活應用服務進行的調查,將民眾的創新科技應用服務分為認知期、使用期及滿意期三個階段,並以此建立數位生活品質調查架構,並研究民眾對於各項服務之使用及滿意狀況。調查結果發現,「手機網路通訊」項目包含手機簡訊、電子郵件、即時通訊等服務,及「社交網絡」包含部落格及如FB這類之社群網路,對於民眾而言,皆有極高的知名度。此外,「數位影音」認知度超過95%,表示民眾對於聯網電視、線上影視、線上遊戲以及線上音樂/廣播或數位音樂、鈴聲等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

在「智慧化交通付費」服務方面,包含如高鐵及台鐵之網路訂票,以及悠遊卡等交通電子票證付費服務等,民眾都感到相當熟悉。「數位交易」方面,包含儲值付款服務、網路購物、訂票、訂位、網路金融及O2O(Online to Offline)交易等服務;其中以O2O交易認知度較低(59.6%)外,其它的方式,民眾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而在「數位消費資訊」方面,民眾對於網路消費資訊查詢認知度達87.5%,但產銷履歷的認知度僅有62.4%,顯示民眾知道消費資訊查詢的管道,但對於查詢產品訊息來源的服務細節卻不太清楚。

在使用滿意度方面,前5項依序為「數位醫療資訊互動服務」、「智慧化交通付費」、「社交網絡」、「數位交易」、「智慧化交通資訊」,調查結果顯示,台灣民眾對多數創新科技生活應用服務已有相當高的滿意度。不過,雖然有使用創新科技生活應用服務的民眾,對其服務的滿意度都不低,但是其應用的服務卻仍在發展期,尤其可針對不同需求的使用者,做分眾的分類,對各族群來發展或強化不同的服務內容,應對提升其滿意度有一定的幫助。

簡言之,目前台灣民眾對於創新科技的生活應用多有一定的認知;其中,在健康照護、生活服務及政府方面,大多停留在認知期,屬於新興應用服務;育、樂、購物消費及求職與就業方面,則屬於使用期,滿意度則仍有進步空間;而數位溝通與交通方面,則屬於滿意期,屬於成熟的應用服務。未來除了政府應大力宣導數位服務內容外,業者也可在醫療照護、生活服務等方面持續拓展更為簡單、方便的服務,以更貼近民眾的生活。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