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田卡 圖片來源:廣州英諾創新空間

我的項目明明非常好,為什麽投資人就是不買帳?為什麽投出去的BP(商業計劃書)不是石沉大海就是收到自動回覆“已收到您的郵件”?身為創業者的你,是否有無數個夜晚,都在為這些問題而苦惱?

有時候,不是你的項目不好,而是你的BP,沒有戳中投資人的痛點。BP,它展現出來的內容和感覺就是投資人對整個項目和團隊的第一感覺。怎樣從海量的BP當中突圍而出,留住投資人的眼光?

近期,筆者參加了由廣州英諾創新空間組織的投資人交流早餐會,聽英諾投資總監彭程講述投資人看項目時的“愛與偏見”。

一、看BP名字
我們與人初次會面時,第一印象非常重要。BP就是創業者給投資人的“第一印象”。投資人每天通過朋友推薦、FA對接、電子郵件等接收到大量的BP,他們的時間、精力卻非常有限,不可能查看每一份BP。因此,BP名字就顯得很關鍵,甚至會決定投資人是否會打開你的商業計劃書。

什麽是好的BP名?貼近投資人關注領域、創業風口的名字容易引起投資人的興趣。當然,不能純粹為了迎合投資熱點起名稱/做項目,項目本身是創業者自己真正擅長的,成功概率才高。

二、看團隊靠不靠譜
以下背景的人容易引起投資人的興趣:

從“獨角獸公司”或者B輪/C輪公司出來的產品或者技術骨幹,這一類人在創業公司體驗過,比較接地氣,擁有一套可借鑒的方法論;

從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出來且工作時間2-3年以內的員工,因為BAT本身就是一個篩選器,已經幫投資人篩選過一次團隊;

創始人在傳統行業有很多年工作經驗,但對互聯網思維非常接受,學習能力非常強,團隊裡也有一個互聯網背景的聯合創始人,這類團隊適合做互聯網+項目;

有名牌高校背景的教授/學生。

三、看事情是否處在“風口”
一部分投資人更偏愛在風口上的項目,這樣對項目的後期成長會有好處。但是並不意味著創業者要盲目地追逐風口,創業還是要與自己的行業經驗和背景有所關聯,最好是找自己感興趣且在風口上的項目來做,這樣成功的概率會高很多。
值得提醒的是“風口”變動的比較快,一般一年會調整一次,趕在風口轉移前做出一個比較好的產品是非常考驗個人能力的。

目前投資人比較關注的“風口”:

a.B2B的細分領域,大眾交易;

b.物流領域的SaaS:大眾貨品;

c.出海項目。

四、不同投資人看項目的側重點也不同
每個投資人的風格和看重的點都不一樣。以廣州英諾的投資人為例,有的看重的是人,有的看重的是項目本身,有的投資人比較看重運營數據。因此,面見投資人之前最好可以問問投資人關注哪塊?這樣投資人可以比較有針對性的溝通,雙方效率也會加快。

五、投資人最關注哪些數據?
投資人比較看重的數據是項目增速。比如說A項目現在日活五千,而B項目的日活只有三千,但是B項目的增速遠大於A項目,我就定會選擇投資B項目,因為增速才是影響你後續發展的。

如果是APP,我看自然新增用戶數,日新增用戶500-1K為基本前提,活躍用戶數、留存率、被分享次數等指標也被投資人所看重。

如果早起項目有收入,並且能養活自己那是最好的,但不要因為過早做收入影響到用戶體驗。

備註:廣州英諾創新空間周惠敏對此文亦有貢獻。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