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KIL11

◎趙麟書(台北信友堂會友)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地善,何等地美!這好比那貴重的油澆在亞倫的頭上,流到鬍鬚,又流到他的衣襟; 又好比黑門的甘露降在錫安山;因為在那裡有耶和華所命定的福,就是永遠的生命。」 (詩篇一三三篇)

我和弟弟同屬一所教會,星期天偶會碰到,因為太熟的關係,見面多以點頭微笑代替問安。前幾個禮拜我們因有事相商,在教會的交誼廳駐足聊了一陣,剛好有位會友從旁經過,我特地介紹弟弟跟他認識,他說:「久聞你們兄弟倆曾在教會一起服事,但一直不知道哪位是令弟,今天才見到盧山真面目。」他為我們拍了一張「哥倆好」的相片以做留念。

幾天後他用LINE將相片傳給我,加了一句話「兄友弟恭」,突然讓我的思緒回到小時候。由於我們兄弟倆年齡相近,常常打鬧在一起,弟弟個性安靜乖巧,而我比較調皮搗蛋,因此長輩們多半偏愛他。記得我七歲那年,舅舅要赴美留學,父母親北上送機,祖母怕留我在家惹事,照顧不來,堅持要父母親把我帶在他們身邊。

弟兄和睦同居 何等美善
入學後,我們兄弟倆分別就讀不同的小學,由於我年長弟弟兩歲,母親希望我能多照顧他;當弟弟初進小學時,母親怕他年幼認不得路,剛好我們上課時段不同(一個上午有課,而另一個下午才上課),因此接送弟弟上下學變成了我的責任。那是一段快樂時光,兄弟倆悠哉悠哉一起走在鄉間小徑上,來往車輛很少,就在路上互相追逐戲耍,如今美好時光不再,那段景象全留在腦海裏。
弟弟現在已做阿公,去年姪女帶著她兩個兒子由美返國省親,在聚餐時兩個小傢伙在桌前玩鬧時,這場景似乎對我特別熟悉,勾起了兒時的回憶,從中再次看到弟弟和我的過往身影。

時光荏苒,我和弟弟慢慢步入人生七十開始之年,而好友日前送給我的那四個字「兄友弟恭」正是對「手足之情」最佳的詮釋。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手足之情最佳詮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