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大陸綜藝節目的2014:從“舶來品”到“中國製造”

文/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常青

過去的2014年,是大陸地區綜藝節目異彩紛呈的一年,《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我是歌手》等節目憑藉上一季積攢的口碑,收視率不斷被刷新,廣告收益直線上升。《花樣爺爺》、《奔跑吧,兄弟》等新晉節目也奮勇直追,中國螢幕呈現出格外繁華的景象。

從最初的《中國達人秀》、《非誠勿擾》,到連續三季都保持高溫的《中國好聲音》,從吸引了千萬家庭集體觀看的《爸爸去哪兒》,到虐星沒商量的《奔跑吧,兄弟》,這其中絕大多數是從海外引進的綜藝節目,收視率排行榜上位居前位的幾乎都是舶來品。

一時之間,購買海外版權成為提高收視率的快捷方式,各個衛視都加入了版權“海淘”大戰。在需求催生下,海外節目授權費用從最初的幾百萬漲到了上千萬,漲幅高達十倍。海外引進的節目具有成熟的節目模式、製作流程、行銷方式,進入國內後稍加調整就能夠快速上線,新穎的節目形式往往能很快吸引觀眾和廣告商,具有高投入高回報的特點。

當然,海外購買版權這條路,並不是條條通達。海淘來的節目僅有百分之二十能夠獲得成功,剩下的只能面對高額版費付之東流的殘局。2013年,江蘇衛視和浙江衛視幾乎同時推出了明星跳水真人秀節目,《星跳水立方》和《中國星跳躍》分別購買了德國和荷蘭的版權,卻出現了節目形式“撞車”的尷尬,一番比拼後,也只能草草收場。《中國最強音》、《激情唱響》等節目由於同質化嚴重,反響也不盡如人意。

高額的版權費用,節目資源的浪費等弊端提醒著我們,中國綜藝節目的未來決不能靠買版權支撐,製作須向創作轉變。國內電視人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新上節目紛紛走起聯合制作的道路。在節目製作上不再做一錘子買賣,而發展為共同創作,共用收益的模式。

以《奔跑吧,兄弟》為例,這檔節目是浙江衛視與韓國SBS電視臺聯合制作的一檔戶外競技真人秀節目,雙方不是一次性交易版權,而是在韓版《Running Man》的模式基礎上共同進行節目製作,並採用廣告分成等方式進行收益共用。該節目前五期主要由韓國團隊製作,之後交由浙江衛視進行主創作,雖然節目模式相對固定,但在中國團隊製作的節目中,我們看到了諸如上海灘、白蛇傳、敦煌等中國元素的充分融入,並進行了節奏調整,減少了韓國綜藝節目中常用的重複強調鏡頭,削弱了競賽中的計謀性,這些改變都是為了更好的適應中國人的收視習慣。作為浙江衛視投入最大的綜藝節目,《奔跑吧,兄弟》一舉佔領週五黃金檔的收視率頭把交椅,第二季的獨家冠名權賣出了2.16億元,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電視節目本土化的必要性。

2014年,國內也不乏有好的原創節目,如湖南衛視的《一年級》,東方衛視的《女神的新衣》,由《中國好聲音》原班人馬原創制作的《中國好歌曲》等,這些完全由國內電視人研發製作的原創節目,在收視率和市場收益方面都有著不俗的表現。在2014年春季坎城電視節上,《中國好歌曲》、《漢字英雄》、《全能星戰》等中國原創節目紛紛進行宣傳推廣。其中,英國獨立電視臺(ITV)購買了《中國好歌曲》的版權,這是中國原創才藝模式節目首次向海外輸出。

從經濟實力、電視工業發展、節目製作能力等各方面因素綜合看來,目前我們已經具備了原創節目的創作環境和條件,期待在2015年能夠有更多更具中國味的原創電視節目出現,實現中國電視的“牆內開花牆內香”,“百花齊放滿園香”。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任性的"胡畫"

幫助孩子培養思考習慣 讓人生充滿樂趣

“颱風"吹來清新回憶

全民瘋路跑 2013燒到2015

史上最富有的漫畫藝術家 Snoopy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