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總統川普於週三 3/27 宣布,自 4 月 3 日起,將對所有「非美國製造」的汽車與輕型卡車課徵 25% 的關稅,涵蓋整車與部分零組件,唯獨在美國境內生產的車輛可獲豁免。
《Reuters》報導,美國全球貿易政策在川普重返白宮後大轉彎。儘管川普宣稱此舉是為了「保護美國產業、重振國內製造業」,但來自產業界與經濟學者的分析普遍認為,這將直接推高車價、打亂供應鏈、壓縮汽車業產能,其經濟衝擊不容小覷。
進口車與零件全面加稅,美國品牌也不例外
新關稅衝擊的範圍廣泛,墨西哥是美國最大的汽車進口來源國,其次是日本、韓國、加拿大和德國。即便這些國家與美國簽有自由貿易協定,如 USMCA 與 KORUS(美韓協定),依然不受豁免。美國前財政部官員、 現任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的 Brad Setser 告訴《Reuters》,經濟影響可能十分巨大。
汽車產業佔墨西哥 GDP 約 5%、提供百萬就業機會;加拿大汽車製造商直接雇用人數約 12.5 萬人,生產量中約有 80~90% 出口美國──新關稅使得這 2 國汽車業面臨巨大衝擊。加拿大總理 Mark Carney 批評,此舉是「直接攻擊」美國與加拿大合作關係,並表示將召開內閣會議擬定反制措施。
根據《紐約時報》統計,美國目前有近一半新車為進口,且在美國境內組裝的車輛中,平均有近 60% 的零件來自國外。也因此,這項關稅不僅針對外國品牌,也會衝擊到通用、福特等在墨西哥或加拿大生產車款的美國車廠。
這波汽車關稅對台灣的影響為何?財政部長莊翠雲今(27)日在財政委員會備詢中回應,台灣去年對美汽車出口總值約新台幣 31 億元,其中 99% 為排氣量 1000cc 以下的越野沙灘車,需進行產業全面評估,釐清是否在對等關稅範圍內,並提出解決方案。
根據《NOWnew》報導,中央大學經濟系教授吳大任則表示,台灣幾乎沒有什麼汽車出口到美國,影響有限,至於汽車零組件,就必須要看廠商供應哪些地方才會知道受到多大的影響。
每台車成本多 3,000~6,000 美元,美國人買車壓力更重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 Cox Automotive 首席經濟學家 Jonathan Smoke 的預估,這項新關稅將讓美國製造的車輛成本上升約 3,000 美元,而來自墨西哥、加拿大的車款則會貴上平均 6,000 美元。當中包含許多美國市場主流車款,如 Toyota Tacoma、Chevy Equinox、Ram pickup。
Cox Automotive 表示,價格上漲會阻礙買家購買,迫使汽車製造商削減產量,因此預估美國車廠每週產量將減少約 20,000 台,比平常少 30%。
《紐約時報》報導,這項單邊關稅可能違反美國與多國簽署的自由貿易協議,並引發報復性貿易措施。根據《Reuters》報導,新關稅不只外國盟友反對,代表海外車廠的貿易協會 Autos Drive America 也發聲明表示,這項政策會讓美國汽車變得更貴、消費者選擇更少、製造工作機會更少。
本圖/文由「Techorange科技報橘」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川普拍板對「非美製」汽車徵 25% 關稅,市場震盪、專家示警影響重大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