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魏孫鴻 圖截自:Follow Alana愛遊台灣

自從臺灣推動有線電視數位化且我也換裝機上盒後,實話講,已經好幾年沒有用電視看臺灣自己製作的節目了。打開電視,基本上就是收視電影頻道,或者其他高畫質的知識性頻道,如:National Geographic Channel系列、Discovery Channel系列或BBC系列等。如果要追據,對韓劇向來沒什麼興趣的我,也能透過大量的頻道找到有興趣的美、英、日劇集。

這倒不是說國外的月亮比較圓,或是自己就比較知性。對我而言,臺灣的戲劇節目,這麼多年來,還真的只有最近超紅的那部小而精以「仙姑」為主題在HBO上映的影集,看得緊湊且過癮。那些又臭又長的鄉土劇集,沒什麼時間可殺的我,實在難以奉陪。至於行腳類或知性節目,說穿了,好像怎麼拍都會成了美食節目的一環,又或者帶著相對濃厚的置入性行銷意味。所以,有幸偶爾轉到相對優質的內容,我都帶著驚喜與詫異,目不轉睛地看下去。

1 (6)

上上週,談了由重度聽損的Alana所主持的「Follow Alana愛遊台灣」這個節目,除卻關心聽損兒的發展之外,對於這個節目的內容及風格,一開始我真是充滿好奇。Alana之前的節目,就呈現了一種相較於一般同類型節目更為深刻的探求,所以當新的節目開始後,這樣的型態能否持續,就是我觀察的重點了。

而或許是因為主持人本身的成長經歷,這個新節目從我的視角來看,充滿了理念性。第一集「以天為被、以地為床」那種對自然的信賴,傳達了人應該以更樸真的心態,去面對這個地球。而透過節目中以「減法」面對自然的生活方式,及主持人俏皮但很投入的表現,真的能讓習慣依賴大量物質支撐來生活的都市人,認真地思考自己的生活形態是否真能永續?而第二集中,Alana向老師學習如何操作與製作出一整艘的愛斯基摩式皮挺~Kayak。這種以木頭與布料製成的古老航海工具,對四面環海但卻不是非常理解與珍惜海洋資源的臺灣來說,也的確深具啟發性。樸素但有效的航具,對海洋的友善,真也讓對大海陌生但用起其資源來大手大腳的我們,能夠體會自己只取不予的問題。在這週末的第三集中,Alana去爬樹了。這可不是我們小時候的那種頑皮,而是樹冠層探險的專業攀爬。而這樣的技巧,並不是純粹在滿足人類的獵奇之心。這種爬樹,一方面是林業之所需,透過種子的採集與正確、適當的修剪,讓樹能更順利的成長;而另一方面,也是生態觀察與保育的必須,因為樹冠層是許多生物生存的場域。人類需要森林,當PM2.5對我們健康的威脅日益嚴重時,森林的存在更凸顯其價值。但,除了一年過一次植樹節,或在土石流成災時才想到樹的重要之外,或許爬上樹冠,我們更能體會這一顆顆大樹其實是我們生命之必須。

連續三週收看「Follow Alana愛遊台灣」,這節目確實維持Alana那種對於事物深入探尋、對於與理念深切傳達的風格。她在每一個項目中,都非常真切地投入,這一點更讓我佩服。臺灣實在應該多點這樣的節目,一次一個主題帶動一個理念,讓人在短短三十分鐘的節目中,真正認識台灣的好。還沒看過這不太一樣的優質節目嗎?端午連假的週末,花半個小時跟著Alana深入一點瞭解臺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