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3

◎劉曉亭(牧師)

沸騰一時的台灣女作家之死引起極大的關注,青春年華遭遇了一輩子都痊癒不了的傷痛,儘管事過境遷,當事人依然被鎖在事發年齡,最後選擇了輕生。

而美國近期引發關注的一則新聞,是南加州一名15歲名校高一學生凌晨三點打電話給警方,然後手持假鎗向警方開槍引發警方反擊,結果不幸遭擊斃,之後據說警方在他身上找到遺書,事件當天適逢美國聯考SAT,所以也引發許多聯想。北加州也發生一名華裔資優女學生因某次考試成績不理想,而選擇自殺身亡。

在美國的青少年自殺新聞,幾乎可以用「時有所聞」來形容,然而,悲劇依然難以遏止。其實,家長不是沒有觀念,社會不是沒有專家,民眾不是沒有意識,問題是,從意識到行動,中間有著巨大的阻礙。

最大挑戰是付出時間
什麼阻礙?就是家長必須徹底改變生活型態。在現在的社會,這到底有多難,大家應該不難體會。其實,青少年最需要的就是被了解。就連幫派吸收青少年也是跟他們「搏感情」。簡單地說,誰願意花時間在他們身上,讓他們覺得被重視,誰就有機會擄獲他們的心。

青少年女生正值花樣年華,青春洋溢,單純開朗,散發著迷人的丰采,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環境保護,非常容易發生遺憾。青少年男生正當血氣方剛,好勝心強,看重團體,瀰漫著冒險的狂熱,如果沒有一個健康的環境保護,非常容易發生悲劇。

一名來自中國的大學生剛在紐約入學,就因為參加兄弟會的入會儀式慘遭凌虐致死,有四名中國學生也因此遭到起訴,其他受牽連被控告者達到37名,這種年少無知導致的終身遺憾絕對是可以避免的。

技巧與觀念都不是問題,最大的挑戰在於跟他們生活在一起的家人親友能不能撥出時間與精力來關懷青少年。現代人的無奈不在於專業不夠而在於時間不夠。孩子從小就迫於無奈要跟保姆與安親班為伍,到了青少年就跟補習班為伍,這當中都不是對錯的問題,而是他們真正的感受很難被周遭的人理解。愈懂事的小孩愈不想麻煩別人,導致很多聰明伶俐又乖巧的孩子最後走上自殺之路,留給父母與師長同學無限的錯愕與不捨。

具體關懷行動避免遺憾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知道要花多一點時間陪孩子,但這就代表我們要從別的地方挖一點時間過來,偏偏所有的時間幾乎都是卡死的,到頭來,我們還是只能眼睜睜看著悲劇發生,即使身為基督徒也很難例外。

每個青少年的叛逆期症狀不盡相同,需要身邊父母親人細心體會,這已經是很高的挑戰,也不是多聽幾場演講可以解決的,更何況還要跟他們溝通,有耐心陪伴他們,減少說教,沒有一樣是容易的。然而我們必須明白,這個階段有多麼重要,忍耐幾年可以換取一生的幸福,無論如何都是值得的。

建議青少年父母,這個階段降低物慾,唯有經濟壓力的減輕才有可能換取多餘的時間,同時還要調整優先順序(例如基督徒父母投入服事時間),最重要的是在心態上調整到以小孩優先。

父母最好開個會,拿出紙筆,誠心誠意列出必須的改變。如果連父母開會都找不到時間,那悲劇有時就很難避免了,「具體行動」才是避免遺憾的唯一道路。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劉三專欄》從女作家之死再探青少年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