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王清厚
日前中部地區8縣市長聚集一堂,展開一場區域治理聯合大會,2016年興起的區域聯合治理,顯然成了治理地方的新理念。
中臺灣區聯合治理,含括臺中市、新竹縣,市、苗栗縣、彰化縣、南投縣、雲林縣、嘉義市,含括7百萬人口,區域面積達全臺三分之一。 在北臺灣,從近來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桃園市長林林總總活動跡象,似已漸成北區聯合治理。至於南臺灣部分,高雄市長陳其邁日前表示,臺南市、高雄市、屏東縣三月將召開南部治理平臺會議,水資源為首要議題。
區治理是地方資源的整合分配,對區域內各項公共事務,提供完善的治理制度,改善區域公民生活環境,提昇生活水平。諸如網路規劃,交通網聯結,城鄉土地聯合開發,水資源整合共享等,利用區域聯合治理解決,事半功倍。
圖片取自:(FB 盧秀燕)
但是,臺灣區域治理幾年來,成效不彰,縣市首長,或地方民意代表各有不同的黨派,不免凌駕民意;公民意識難以聚焦,影響地方公共事務的推動,區域治理形同名存實亡。
其實,小小臺灣,為節省公帑,提高行政率,平衡區域發展,縮小城鄉差距,行政區域早該重新劃分,以建立公平正義,及美而小的寶島,益能解決區域間的公共事務。
歷年來朝野各黨不敢勇於面對地方壓力團體,不想得罪地方選舉樁腳,在在以選票考量;地方政治人物少了舞台,兩黨選票也就流失了。喊了幾十年的 行政區域重劃 ,縱使幾次政黨輪替,卻仍是原地踏步。
吾人認為台灣土地面積只三萬六千平方公里,宜跨越毗鄰之縣、鄉、鎮等區域;按人文地理,交通環境,地方產業特色區域整合;不再讓都會區永遠佔盡優勢,享受無窮的資源。
樂見蔡英文總統於連任當選演說指出,區域必須持續均衡發展,貧富差距也必須持續改善;如光說不練,還是於事無補。蔡英文如能在剩下不多的任期內,對行政區劃分勇敢跨出一大步,將在臺灣地方自治史上記下一筆功名。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