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呂佳恆報導

助聽損兒順利學習 選擇合適助聽輔具有技巧

兒童聽損原因為先天或後天所引起,像生產時造成的感染、早產兒或懷孕期間不當使用藥物等,都可能埋下先天因素。

  兒童聽損是臨床上常見的問題,像孩子到了說話適齡時仍不會說話,或對較大的聲音沒有反應等現象,就可能是兒童聽損徵兆;台灣聽力語言學會理事長葉文英老師指出,尤其0至3歲是孩子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若這時發現孩子有任何類似兒童聽損的症狀時,應儘早把握黃金期介入治療,以免錯過語言學習的關鍵時期。

聽損症狀不明顯 家長易忽略病症

兒童聽損原因為先天或後天所引起,像生產時造成的感染、早產兒或懷孕期間不當使用藥物等,都可能埋下先天因素;葉文英理事長說明,至於後天因素則可能誘發於任何年齡層,其中幼兒因耳朵結構問題,容易引起中耳炎等問題,埋下引發聽力問題之耳科疾病,但因症狀不明顯,加上幼兒較不會主動反應,使得父母容易忽略,因此造成聽力受損。

把握語言發展階段 及早介入治療

目前新生兒聽篩覆蓋率已超過95%以上,若篩檢沒過,有關單位會在三個月內進一步確診後,第四個月則會開始輔具的介入,到第六個月執行訓練,家長這時應積極接受指引幫助新生兒進行治療;葉文英理事長提及,另個關鍵時間則是在兩三歲時語言發展階段,一旦發現有任何聽損的徵兆時,應盡快就醫檢查,及早介入治療,透過助聽輔具的協助,同樣能讓孩子正常成長。

挑選合適助聽輔具 應根據孩子聽損程度

不過市面上助聽輔具百百種,該如何選擇適合孩子的輔具呢?葉文英理事長說明,聽力損失如近視般,應依照不同等級的嚴重程度選擇合適的輔具,像是症狀較輕微的兒童,則可選擇較輕型的助聽器,此外,除了透過年齡、聽力損失等因素選擇適合輔具,另個關鍵則是應具備防水性功能,主要因兒童較容易流汗,若助聽器受潮,就會影響後續學習效果。

助聽器注重防噪防水 聽損兒學習不打折

另外,防噪音也是選擇助聽輔具功能的重點之一,尤其助聽器的耳模得服貼耳朵,否則就容易有雜音出現,對於孩子學習反而大打折扣;葉文英理事長舉例,她就曾碰過有位極重度聽損的小孩,因耳模很厚實,導致耳朵不適,但若選擇太薄的耳模,反而會有雜音出現,這時家長就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應從旁陪伴並多給予鼓勵,讓孩子漸漸學習適應。

避免聽損兒學習空窗 助聽器應注意售後服務

葉文英理事長建議,挑選助聽輔具除了選擇大品牌及具口碑性,則應考量售後服務的問題,若孩子助聽器不小心故障,是否會提供備用助聽器,避免造成聽損兒學習上的空窗期,尤其市面上部分助聽器可能動輒十幾萬,但許多功能非孩子現階段會使用到,不僅效果有限也傷財。

聽損程度較嚴重 植入電子耳助重獲新聲

但當孩子超過90分貝的聲音仍未聽到,就屬於聽損較嚴重者,這時若使用助聽器效果不彰,則可考慮採以人工電子耳的植入;葉文英理事長強調,但因這屬於侵入性醫療行為,因此植入前,得先確認孩子聽力確實出現極大聽損情況,或助聽輔具已難發揮成效下才能執行,只要符合植入的標準,目前健保署也提供免費植入一耳人工電子耳,若能把握黃金時期植入電子耳,將有助於孩子聽覺能力發展。

助聽損兒順利學習 聽能復健是關鍵

除了選擇適合的輔具,要確保聽損兒未來成長不落人後的關鍵則在於後續復健階段;葉文英理事長指出,若家長對於這階段較無概念,可透過許多基金會或醫院附設的語言治療的協助,幫助孩子一步步成長,透過每次的學習以及同儕的刺激,並在家長配合,與孩子一起練習下,相較於未介入的訓練,介入治療復健的成果較為顯著。

發現孩子有聽損問題 應積極介入治療

一旦發現孩子出現聽損情況時,家長不用過於擔心,在所有障礙類別中,聽損並不代表孩子發展狀況會比一般孩子來得差,重要是積極介入治療;葉文英理事長呼籲,尤其現在台灣相關政策的推動,藉由許多工具介入診斷都能及早發現,只要遵循聽力師的指引,循序漸進,聽損並不會影響孩子未來的成就發展。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助聽損兒順利學習 選擇合適助聽輔具有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