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論壇報主筆】

即將就任總統的蔡英文女士在內閣共識營中勉勵準閣員兩件事:第一要做「最會溝通的政府」,並且第一件重要的任務,就是和同事溝通,而且養成溝通的習慣,第二是認知「人民對團隊的標準很嚴苛…新政府還沒上路,監督、陳情、批評都已經接踵而至。」並且告誡:「8年的累積比不上8秒鐘的失言。」

走鋼索的人 平衡平衡再平衡
這三點都和言語相關,也可以看見新政府的恐懼戒慎;但新政府或許可以管住閣員的嘴巴,卻未必能免除接踵而來的批評。而溝通絕不是主觀願望就能奏效,說的一方儘可以謙卑、謙卑、再謙卑;但聽的一方若存心找碴何患無詞。這固然是藍綠惡鬥的直接結果,台灣民眾也在潛移默化中變得容易質疑一切、缺乏耐性、尖酸刻薄、情緒用事。這樣的氛圍對任何一黨執政都是不利的,更精確地說,這樣的氛圍根本不利於找出對整體長遠有利的政策,只能窮於取悅立場各異的意見團體,更遑論加一個唯恐天下不亂的反對黨。

展望台灣的政局完全無法樂觀,因為執政黨一定期待在野黨平和理性議事,不要霸佔主席台、延宕重要法案;然而在野黨一定不會配合,因為政務推展順利、政績斐然,下次選舉在野黨更無執政機會。所以勢必千方百計找出各種藉口杯葛、杯葛、再杯葛。而一個國家的重要議題經常是多個面向的妥協: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勞工權益、社會公平間的取捨平衡,能源的選擇是價格、安全、可行性諸多因素折衝的結果。在理想與現實間、在短期與長期間,需要如走鋼索般的平衡、平衡、再平衡。現代社會問題的多面性已經夠難兼顧,再加上台灣特有的政治處境,使得走鋼索的人身上再挑了千斤重擔,自然步履維艱、走走停停。

帶著不同有色眼鏡的人民
改變台灣政治氛圍的鑰匙不在執政黨,也不在在野黨,而在人民自己,原因無他,因為政府是人民選出來的,政黨最大的制衡是下次人民是否選他。我們所詬病的作秀、譁眾取寵都是在人民眼前的表演,今天的政治如何,反應的正是人民的水準如何。然而這裡有個顯然的矛盾,根據民調厭惡藍綠惡鬥的比率甚高,人民的愛憎如此,為何藍綠仍然繼續惡鬥?答案是:當原因和結果存在時間落差,人會不知道某個結果是肇因於自己之前的某個行為。據說愛斯基摩人獵殺北極熊的方法是在雪球中裹個沾著血腥的鋒利刀片,北極熊聞到血腥就捧起來舔,刀片割破了牠的舌頭流出更多血,血腥刺激牠更瘋狂地舔,最後牠的血流乾了不支倒地。牠的問題是分不清楚這是自己的血,而不是獵物的血。

台灣的藍綠惡鬥並不僅是兩個政黨在惡鬥,而是帶著不同有色眼鏡的人民,各看到不一樣的世界一起惡鬥。人民混淆的是觀點與眼鏡的差別,兩者都改變人看到的影像,不同觀點會看到不同影像;但這不彼此矛盾,因為一個物體本來就有多個面,必須面面俱到才是一個整全的立體。眼鏡則是賦予外加的顏色和本體無關,脫掉有色眼鏡才能還原真相,轉換觀點才能看到全貌。眼鏡與觀點都是比喻,是我們用語言架構起來的世界,什麼樣的語言造就什麼樣的心境、什麼樣的心境形塑出什麼樣的環境。

台灣療傷止痛的仙丹:上帝的愛
台灣已經遍體鱗傷,什麼是療傷止痛的仙丹妙藥?聖經哥林多前書十三章4-7節說:「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這裡直接把抽象的「愛」變成實際的行為準則,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有四個「凡事」、八個「不」:四個凡事後面跟著四種態度(包容、相信、盼望、忍耐),八個「不」後面跟著實際的行為(嫉妒、自誇等等)。這四節連非基督徒都愛引用作為夫妻相處的勉勵;但是十三章是接續十二章,十二章是在講基督的身體,身體上有不同肢體職司不同功能,不能因為功能不同彼此指責。十二章的結尾以「我現今把最妙的道指示你們。」接引到十三章,十三章開宗名義就講所有才華能力若沒有「愛」都是空的,這清清楚楚刻畫出一個圖像,一個身體的健全不是倚靠某個肢體功能特別發達,而是各肢體為了整體的健全而彼此配合。肢體在身體中的運作不需有意識的決定,廣義的群體,卻有賴「愛」的力量才能維繫。

改變台灣的政治氛圍,需要全體人民的甦醒,在整個網路上偏酸重鹹的口味中,基督徒必須率先「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四章29節)

本圖/文由「關鍵評論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以愛醫治被撕裂的國家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