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琪拉編譯 Photo Credit: geralt @ pixabay by CC0 Public Domain
AI( Artificially intelligent)人工智慧是時下最夯的產業,也是科幻電影跟小說的熱愛題材。過去小說跟電影喜歡把人工智慧描繪成對人類生存的最大威脅。但是近幾年來,人類雖尚未感受到AI會取代人類主宰地球,但對於人工智慧可能會搶了自身工作跟無人車會在公速公路上撞到其他車輛,人類也有著惶惶的不安。
最近,全世界前五大科技公司齊聚一堂,他們想要重新定義人工智慧該遵守的道德規範。這五間公司分別是Google的母公司-Alphabet、Amazon、Facebook、IBM、跟Microsoft,他們討論的內容較具體,只要是人工智慧可以應用到的領域,包括工作、交通甚至戰場。五大巨頭會在一起的原因之一是不想讓主管機關早先一步訂定對AI的規範,所以他們想先成立一個規範彼此的自律機構,但這機構到底要怎麼運作還沒有共識。
人工智慧近幾年迅速發展,在眾多領域皆已嶄露頭角,包括無人車、無人飛機、可以了解人類語言並思考的機器人,甚至用在戰場上的戰鬥機器人。但業界對於什麼是AI可以做跟不能做的並沒有眾多討論,不過大家已經有的共識是:一定要對人類有利,而非有害。雖然科技業彼此間競爭激烈,但當對大家都有好處時,他們還是有一起合作的動機。例如90年代的科技公司就為電子商務的加密方式設立共同的標準,樹立了未來二十年的基礎。
史丹福大學的也有一項名為[人工智慧的百年研究]的計畫(One Hundred Years Study on Artificial Intelligence)。這項計畫是為下個世紀的人類所預備,每五年報告一次,把AI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作詳細的報告。其中一個報告憂鬱人類無法對人工智慧進行管制,因為人類根本無法對人工智慧下一個嚴謹的定義,任何白紙黑字的條文都無法一概而論任一情況。該報告呼籲政府各階層對人工智慧應有更專業的認識與理解,因為常常法規都落後於科技。
但目前科技公司有的共識是致力讓科技可以與人類政策緊密連結,他們想要設計的人工智慧是需要跟人互動的,而非獨立進行全部決定的。例如美國國防部最近開始一個利用人工智慧的軍事計畫,但是最後決定啟動[攻擊]指令的,還是人類而非機器人。可惜的是,電腦專家通常無法跟社科學家及哲學家溝通良好,因此未來讓社會科學的專家參與制定人工智慧的規範是必要的。
參考資料:
How Tech Giants Are Devising Real Ethics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