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JMH08

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於今(107)年的世界早產兒日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與早產兒爸媽一同守護小腳ㄚ。

面對僅兩杯手搖飲重的早產寶寶,即便擁有護理專業的母親也頓時忙盲茫!為了讓早產寶寶有更好的照護,國民健康署與早產兒基金會於今(107)年的世界早產兒日推出「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與早產兒爸媽一同守護小腳ㄚ。

早產兒提早報到 父母照護霧煞煞

護理師小花因體質關係,第二個孩子醬醬僅在腹中待了短短29週即提早報到,出生時僅1120公克,剛開始得靠呼吸器維生,還因為黴菌感染,接受了一個多月的藥物治療,吃足各種苦頭。雖然小花有8年新生兒加護病房護理師經驗,當自己成為早產兒家長,對照護早產寶寶也有茫然感,讓她感嘆專業知識彷彿瞬間歸零。所幸身邊專業醫護人員教導她如何幫醬醬按摩,促進口腔發育,加上配合追蹤檢查,總算讓醬醬追上同齡10足月兒的步伐。

各科專業攜手編制  一同守護早產兒

國民健康署署長王英偉表示,台灣面臨少子女化挑戰,如何讓每位早產兒都能健康成長追上同齡足月兒之發展,以及如何幫助早產兒及其家庭度過這段艱難的成長歷程,這些都是國民健康署重視的課題,故於107年委託早產兒基金會,集結新生兒科醫師、護理師、衛教及傳播領域專家共同編製「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內容涵蓋ㄧ般生活照護、健康照護及特殊問題照護等,期盼透過各專業攜手e同守護,讓早產兒爸媽面對照顧小腳ㄚ挑戰時,除了到醫院諮詢專業醫護外,也能有所依循的「照書養」。

早期發現治療 健康成長不二法門

早產兒基金會董事彭純芝醫師也說明,在早產兒成長過程中,呼吸道發育不全、胃食道逆流等都是常見問題,透過長期追蹤觀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仍是守護小腳丫健康成長的不二法門。因此書中也針對寶寶的呼吸問題與腸胃道問題特別提出說明,除了日常照護與預防感染之外,預防針有哪些?時程如何安排?都有詳細介紹。

不必一味與其他足月兒比較

此外,擔心寶寶成長追不上同齡足月兒,更是許多早產兒父母共同面對的不安全感。對此,新生兒科醫學會理事長許瓊心醫師說明,矯正年齡是從寶寶原本的預產期開始算的年齡,是追蹤其成長發育的重要根據,建議家長可參考書中的寶寶成長曲線圖,不必一味與其他足月兒比較,以避免不必要的焦慮。

本圖/文由「健康醫療網」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早產兒居家照顧手冊」 專家資訊帶著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