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鋅鋰師拔麻的「小小額葉養成手札」 作者:鋅鋰師拔麻的「小小額葉養成手札」
《父母的眼光》
放了十幾日的聖誕假期後,第一天工作一早,就收到某個病人家屬氣沖沖的來電:
「我孩子在你們機構都三五年了,我看她一點進步都沒有!」、
「放假在家都不出門、整天玩手機,整天在家說那些亂七八糟的話!」
「你們要多約她出門,多約她治療、做訓練!不要讓她整天在家!」
我聽出了家長對孩子快失去耐性的投訴,心裡想著,假期這段時間,包括我在內,同事們大多放假,所有治療/訓練/活動都暫時停擺,個案在家與家人相處的時間變長了、衝突多了,可以理解家屬的不耐情緒。但聽到這句:「我的孩子一點進步也沒有!」
安撫完家長後,我還是決定開口與家屬好好討論。
「媽媽,您說孩子一點進步也沒有!這句話跟我們這幾年觀察到孩子的狀況不一致…」
「孩子剛來的時候,甚至不知道怎麼與人互動,打球時只會一個人投籃,連傳球都困難。但漸漸地,她開始有團隊合作的概念,知道該如何傳球、試著與人合作達成目標。」
「運動打球並不是孩子的強項,有些動作對她來說甚至是困難的,但儘管如此,我們都見到他仍然努力學習、自我挑戰!」
「孩子以前不知道如何與人交流,更沒有任何朋友,但這幾年,我們觀察到她開始會主動關心其他復康者,閒暇之餘會找熟悉的朋友聊天、互留聯繫方式,她更會試著用自己的方式去表達對人的關心。」
「對比起其他復康者,她參加活動很積極、也很投入,經常主動關心他人,我有時會開玩笑叫她一聲『班長』。」
「難道這些都不是孩子的進步嗎?」
「…………..」家長聽完沉默不再說話。
「媽媽,我理解您對孩子的期望,但如果您所謂的進步是要孩子找到工作、沒有病癥、不再服藥,那您可能會失望大過期望,能不能先將目標變得簡單些?從肯定孩子微小的進步開始呢?」
從來沒有被好好肯定鼓勵過的孩子,很難看見自己的優點,更無法相信自己有能力可以達成目標。
長久下來,這樣的低自尊會讓孩子缺乏動機、對生命失去熱忱。
我最近正在接受芬蘭教育的培訓課程,課程中,來自內地的學員們好奇的問老師:「芬蘭的教育,不考試、不排名,不強調分數,那你們要怎麼選拔優異的學生呢?你們參考的依據是什麼?」
在芬蘭已三十年從事教育工作的講師回應:「怎麼樣算是優秀呢?課業?人際?藝術?品格?體育?…各個層面這麼多不同的優秀要如何選拔?比起『拔尖』,芬蘭教育更著重幫助每個孩子找到他們獨特的天賦與專長,協助他們發展培養!」
我們能夠成為孩子的伯樂嗎?就算孩子的表現不符合期待,我們依然能有欣賞孩子的眼光,幫助孩子找到屬於自己獨特的優勢與長處嗎?
我問自己的同時,也提醒著自己…
延伸閱讀:
親子溝通時,你總是「辯贏」到孩子無話可說嗎?但面對無言的孩子,爸媽們,你們卻永遠是輸家!
「你的父母都是醫生,你的成績怎麼會這樣?」看著被老師嫌棄的兒子,這位醫師媽媽的期待跟老師不一樣
本圖/文由「BabyHome」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我的孩子為何都沒進步!」心理師:爸媽們,請先問問自己能成為孩子的伯樂嗎?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