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作者:  論壇報副刊

KE23

◎邱維超(家庭醫師)

問:現今這個時代,常聽到很多年輕人發生婚前性行為及同居,對老一輩的人來說很難接受。但這真的是件值得擔憂的事嗎?對家庭與社會又會造成什麼樣的改變呢?

西風東漸,受好萊塢電影、性解放團體和女權運動等影響,婚前性行為及同居的情形越來越普遍,身為父母的為兒女擔心是有道理的。性觀念開放,不只帶來性病與愛滋病的危害,也損害身心健康及婚姻家庭關係。

人們為何同居?
根據中山大學社會系楊靜利教授2014年的研究調查顯示,全台灣約有高達80萬的同居人口。以下幾點,是人們選擇同居的幾個因素:

1.婚姻可能會威脅某方面的穩定;
2.同居可能對經濟條件較為有利;
3.受個人成長經驗及家庭婚姻態度的影響。

無論理由為何,這股風氣不只帶來整個國家社會結構的改變,也增加財政福利的沉重負荷,同時也嚴重混淆了人們情愛與婚姻家庭的價值觀念。甚至我們不難發現,近年來在眾多的情殺案件中,不少與同居情感糾紛有相關。

2017年第四屆台灣家庭政策國際研討會,主題是「讓孩童在強健的家庭中成長」。大會特別邀請美國國家婚姻研究中心的主任W.Bradford教授,主講同居對全球家庭的影響。

以美國社會為例,未婚同居的對數1960年為50萬對,2010年增加到752萬9千對。W. Bradford教授指出,在美國,同居逐漸成為一種常見、撫養小孩的「工具」,約有40%的小孩曾經待過同居的家庭,約有21%的小孩出生在同居關係中。

法國社會也有類似情形,同居家庭出生的小孩佔比,從1988到2000年共上升了23個百分比,而從2001到2013年,與親生父母同住的小孩佔比,則下降了10個百分點。

同居對孩子是有害條件
據相關研究顯示,來自同居關係家庭的青少年,比來自完整且有婚姻關係的青少年,有1.16倍吸食大麻的可能性;相較於完整且有婚姻關係的家庭,來自同居家庭的青少年,自高中畢業的機率估計低了將近60%。

另外,大約有15.7%來自於同居家庭的學齡孩童,曾經歷嚴重的情緒問題。但相對的,來自於有完整婚姻關係的家庭,卻只有約3.5%的學齡孩童有這樣的經驗。

為何同居對於孩子是一項危險的因子呢?因為相較於婚姻關係,同居關係擁有較少的承諾、信任感、忠誠,且有較多的暴力。同居關係也造成家庭不穩定,即便有親生的小孩,也會因為關係的不穩定,而導致許多家庭問題。例如兒童產生偏差行為,或是對兒童性虐待,這些都時有所聞。這些都在在顯示同居家庭的危險,甚至比單親但穩定的家庭,對於小孩的成長更為不利。

同居可能會產生多重性伴侶
雖然時下不少年輕人認為,現在同居或是未婚生育的比例很高,已無須排斥,而加以擁抱這種「追求自我實現」的生活模式。但如同我們先前所說的,已有不少專家研究認為,這種「個人的追求」會對於年紀尚小,無法表達意見的孩子造成無法抹滅的傷害。

根據研究指出,同居者的性伴侶對象會比較複雜,也會增加罹患性病(淋病、梅毒、軟下疳桿菌、肉芽腫莢膜桿菌、披衣菌及愛滋病等)的機率;伴侶間的信任感下降,使用保險套則變成常規。

人腦在性愛過程中會分泌令人感到快感的多巴胺,同時也會分泌縮宮素及垂體後葉素。縮宮素會特別帶給女性親近、信任和聯結的美好感覺。當女性和性愛對象中斷關係時,其所建立的聯結感和信任感會遭到破懷,並且容易造成心理創傷,也會對真實有意義的委身,越來越不抱期望。

男人在和女性同房時會分泌大量的垂體後葉素,而帶來和性伴侶相聯結的感覺。但是這種相聯結感,在有多位性伴侶的男性身上會逐漸消失,至終會威脅這些男性建立長久依附關係的能力,以致無法在婚姻愛情中專一。

另外根據調查,在訂婚前即已同居的夫婦,其婚後的婚姻滿意度會較低,所遇見的婚姻難題也較多。同時,他們的離婚率,也會比未同居的夫婦高出50%。最主要的關鍵原因,是男性在同居時和在婚後的委身程度並沒有明顯的改變。有鑑於此,教會投入家庭事工,在這個社會重建家庭婚姻的神聖藍圖,實為刻不容緩的事。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路加信箱》只要相愛不一定要結婚?同居對社會家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