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陳木村

早期如果有在大陸演講或上過課的人,應該會有一種共通的慶幸或是歡喜心,因為在大陸演講或是上課的台灣講師、演講者,大多數都會比大陸的老師或演講者來得生動、活潑與精采,主要在於台灣吸收的資訊來源廣泛、生活及教育方式比較多元與活化,所以比較能容易培養出具幽默或是活潑的講授方式。

再加上台灣的講師或演講者肢體語言也比較豐富、靈活,語言腔調也比較讓人容易聽得懂,所以初期都很受到大陸人的喜愛。因此有些大陸人就開始學習台灣的講師或演講者肢體、風趣與表達等技巧,隨後也漸漸的自行在各地開啟相關的講座。

但隨著大陸各項經濟發展與提升、資訊更為豐富化(雖然有些資訊仍然是被管制的)、接觸國際化的人也多了,以及其他項目陸續開放等。所以對一些比較新的知識、趨勢、技巧或創意等也相對提升,因此台灣的講師或演講者,如果沒有再自我提升的話,很容易就在現場當下被轟下台的窘境。

也因為大陸現在很多講師或演講者陸續被培養出來,造成台灣早期的講師或演講者也陸續被迫退出此市場。關鍵在於大陸演講者或講師,因為比較清楚大陸人的特質與想法,也比較知道大陸人的需求與習性,這也就是後來台灣講師或演講者,漸漸地被大陸人所取代的原因。

依循過去的經驗與意識,大陸最近又祭出惠台31項優惠政策,其中比較震撼兩岸的是高教政策,並已大陣仗、擴大的向台灣頂尖人才拋媚眼。因此遠見雜誌3月份就以「1000個台師變陸師夾縫求生!」聳動標題,深入探究台灣博士西進的真實樣貌,《遠見》團隊親赴大陸,實地見證福建、湖北高教現場。直擊發現,台灣博士在對岸可謂遍地開花,勢不可擋。此外,大陸去年也放寬台生學測達均標,就可申請當地大學,此舉引發家長與學子熱烈諮詢。

其實這種趨勢與現象也不是這次才出現,這是兩岸在過去的往來政策與交流過程中早就存在的事實,只是名稱與策略不同而已。如果僅以此次大陸準備再次向台灣教師發出招手及邀請,一樣的到最後也是會面臨前述我所說的結論,除非你很有再創的能力或是再被利用的價值。

就我個人經驗而言,大陸的確是很欣賞與想學習台灣講授技巧,不論在大學或一般企業、機構都是如此,都很喜歡邀請台灣知名教授,或是具有實務經驗者過去演講。但問題是他們的學習力及模仿力超強,在每一場講座裡,絕對會有好幾位在現場專責學習你的演講內容、台風或肢體語言等技巧。所以一般台灣講師在講過一至三次後就再也沒下文了,因為下次就是由他們的講師群來負責擔任了。

所以如果有心想去大陸擔任講師者,必須要有隨時再創自己的能量與企圖心,並好好深耕成為本土化,你才不會再被取代。因為大陸是講究裙帶關係,在同等能力、學歷之下,台灣講師就會輸在裙帶關係裡,也就驗證有關係就沒關係,沒關係才是有關係這句話。除非你具有很超高的智慧、學識、創意與實務經驗,是大陸人很難取代的部分,否則你最後還是要再回歸原點或將被取代。

RUY

北大的文創講座現場

 

延伸閱讀:

與其給魚吃不如教其釣魚

想要有的好人際關係,做到這兩點任何地方都有好人緣

兩岸的善念效應

去大陸發展的三本二創一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