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AIR黃一嘉

又來了!數十位笑星撞電影!每到農曆過年期間,我們都看到專門把綜藝節目搬上電影大銀幕的商品。我們一直都很感謝台灣能有這樣的暢銷商品,能把平常不會踏進電影院的觀眾,一家大小地帶進了電影院買票消費!只是,似乎這樣一家大小的老少觀眾,一過農曆年期間,幾年內也就不再踏進電影院了!所以,實際受惠者是?電影院業者!?其餘每年都在用心拍攝電影故事的電影人卻得開始聆聽各方傳來的聲音:「蛤,現在的台灣電影怎麼變成這模樣?」

「電影」是一種很有趣總隨時節轉變的商品,每個季節都有不同年齡族群的觀眾掏錢買票消費。農曆新年期間有一家大小爺奶祖孫、情人節與耶誕節有甜甜蜜蜜雙雙對對、中元節也有膽小如鼠卻愛看愛叫的鬼迷朋友團…每一個我們都在思考,怎麼把現在願意花錢的觀眾騙進電影院?只是,總忘了把電影畫面裡主要演員最基本的情感表達處理好、忽略了原來厚厚一本紮實的劇本與角色才是一則故事能被當代世人們傳頌…為了一部影像商品能賣錢,大製片家找來有知名度的人士面孔擺進銀幕,卻沒發現,怎麼他們的情感表達根本不該出現在一片漆黑卻諾大的電影銀幕?20歲的男孩女孩花了三百元與兩小時坐在舒服的軟椅上,捧著爆米花、啜飲可樂,想要的到底是?聽故事?看名人?大哭大笑?在只有銀幕會發光的暗摸摸房間裡,他們回味躺著床邊聽爸媽說故事的沉靜、甜蜜,因為,那才是其他娛樂活動完全無法取代的電影滋味。

當電影畫面背後說故事的人總想著:花的錢要能回收啊!找她來,才有賣點啊!忘了觀眾透過電影諾大銀幕聽故事的滋味,手中爆米花與可樂,頓時乏味了。快了,綜藝節目又要搬上電影大銀幕,這次,台灣觀眾願意再給它一次機會嗎?沒關係,台灣觀眾不給機會,中國觀眾會給?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延伸閱讀:

紀錄的回歸

默默文創興衰 創業的警世提醒

教學育人談大陸高教迷思

父母的以身作則 是最好的成功學

四級考核電,六級考砍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