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居隱

近年台灣部分地區規劃徵收土地,爭取高鐵延伸設站吸引人潮及其他資源,帶動當地發展,身為大眾運輸迷,我對這類建設能不能發揮效益仍有疑慮。

因我近期從高鐵雲林站搭車到台中站,中途停留彰化站參觀,看到月台貼隱翅蟲防治告示,提醒乘客勿拍打這種體積小但有毒性的昆蟲,以免引起皮膚潰爛。

ADEY1698

再看到月台及候車大廳幾乎沒什麼人,想起高鐵彰化站的營收長期偏低,既然台灣民眾常用「蚊子館」字詞,形容沒使用效益、浪費建設經費的場所,因此如要給高鐵彰化站取外號,或許「隱翅蟲站」會比較貼切?

我同時回想起年輕時搭台鐵列車,路過高鐵彰化站預定地時,那邊還是一大片稻田,現在高鐵站建好啟用了,站外則還沒進行大量開發建設,離附近的田中鎮市區、北斗工業區都不算近,接駁的台鐵田中支線才準備動工,台鐵田中車站也不是快車停靠的大站,看起來沒什麼效益。

反而雲林高鐵站接駁公車路線多、附近有知名醫院,離繁榮的虎尾市區不遠,同樣班次少,但在月台等車的乘客不少,未來可能增班。

我接著繼續搭車到高鐵台中站,雖台中站為直達列車必停的大站,可轉乘台鐵、台中捷運、公車、公共自行車,轉乘選擇及班次多,人潮相對較多。

ADEY1699

但我在上班日的下午到達,列車離站後卻看到幾隻麻雀在月台邊漫步,看起來像排隊等車,讓我聯想到華語成語「門可羅雀」形容冷清沒人潮,很難想像近年新聞報導每到連假,常有大批乘客擠滿台中高鐵站月台,搶著搭車的畫面,在想真相會不會是大部分民眾薪資偏低,為省錢只在返鄉及出遊,才會搭票價高的高鐵?

我不是反對交通建設,而是認為如要透過交通設施帶動地區發展,還是先仔細評估可行程度與後續效益,規劃合理的設站及路線位置,搭配方便的轉乘設施,結合在地產業及觀光資源配置分散搭乘人潮,才真正有助提升地區發展,不然就只是形式上的進步,浪費有限的土地及建設經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