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暴制暴,女兒奴,衝突,人際關係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如果孩子說她被同學打了,你會…?

1. 請老師處理
2. 找對方家長溝通
3. 跟孩子說下次打回去

今天要來討論的議題是「舐犢情深」跟「暴力舐犢」的差別,有時就在一念之間。

2018年9月19日下午,林建廈的女兒與被害人葉姓男同學(歿年9歲)在課堂上發生小摩擦。次日下午,林建廈得知男同學未公開道歉,心生殺害葉姓男同學之念。(來源:綜合溫州法院、央視新聞、封面新聞綜合報導)

那一天班上同學在排隊交作業,林建廈的女兒不知道說了一句什麼,前面的葉姓男同學轉身一揮手,打在她的眼睛上。當下,女生淚流不止,閉著眼睛幾分鐘後才停止流淚,因為眼睛沒有紅腫的狀況,所以老師在下課後詢問事由,請男生跟女生道歉,兩人和解。

當晚,男同學的母親透過手機傳訊,表示真的不好意思,明天再請兒子在全班同學面前,好好跟女生道歉一次。只不過隔天,葉姓男同學並沒有當眾道歉,而是由老師跟全班說明狀況,責備了葉姓男同學。

2天後,9月21日下午,林建廈攜帶事先準備的刀具,進入瑞安某小學教室,將葉姓男同學帶至男廁所刺傷致死。

2020年7月17日下午,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遵照最高人民法院院長簽發的執行死刑命令,對林建廈執行了死刑。執行死刑前,法院依法安排林建廈會見了親屬。

從同學之間的小衝突、林男一時的護女心切,居然演變蓄意報復行兇,最後造成兩條人命雙雙離去,兩個家庭支離破碎…

有網友推測林男會這樣情緒失控,有可能這不是第一次發生,如果是你的孩子長期被人欺負,欺負到不敢到學校,家長又不出面管教自己的孩子,被欺負的孩子家長應抱持怎樣的心態呢?

無論如何,人的心中應該有一把衡量是非善惡的尺,如果我們認同「蓄意奪取他人生命」是不對的,那就不應該在法律之外,做出傷害他人甚至致死的行為。

回到一開始的問題,當孩子們發生口角或肢體衝突,家長該介入嗎?

金庸小說「江湖」中有一句話:「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如果凡事都要以牙還牙、以暴制暴,那生活不但沉重,甚至更容易惹禍上身。

當孩子們發生衝突,父母可以把它看作引導孩子融入社會的機會,畢竟成長的路上不會總是風平浪靜,孩子總有一天要學會自己面對,教會孩子如何自保,也要做好榜樣不傷及他人。

孩子間發生衝突,建議家長層層介入

1. 釐清事由,讓孩子知道你會陪伴他,確保他不再受傷害(視事情嚴重的程度,如果孩子能夠自己解決,那就先讓他們自己嘗試和解看看。)

2. 告訴老師,既然事情發生在校內,家長不宜直接跳過老師,告知老師事情原委,老師也才知道以後要多加注意。

3. 如果老師無法協調,再直接跟對方家長溝通,溝通的目的是希望能釐清兩邊的立場,和平成熟的解決問題。

4. 如果對方家長難以溝通或不想溝通,請老師協助將兩個孩子座位調開,情況再無改善就向學校申訴。

無論是跟學校提出申訴,或是要求轉班,在這之前家長也需要多花一點時間觀察,或多跟老師聊聊孩子在校的情況,自己的孩子被欺負是單一事件還是多次、多人事件,孩子是不是被討厭了?為什麼被討厭?孩子的行為有沒有不妥之處?

大人處理得好的話,孩子也能從中學習到,如何表達自己、正視矛盾、解決問題、人際關係與溝通等等重要的社會技能。但如果大人只在乎孩子被打一巴掌,所以要加倍奉還回去的「暴力解決機制」,孩子有可能從無助的黑羊,變成持刀的屠夫!詳文可見波波玩偶實驗的介紹文章。

請記住,正確的愛能讓孩子變得強大與圓融俱收並蓄;錯誤的愛則容易讓孩子變得偏激,甚至模仿對他人施暴的行為,釀下無法挽回的後果。

本圖/文由「媽媽經」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刺死女兒9歲同學「女兒奴」爸爸執行死刑!再愛孩子請謹記,以暴制暴是錯誤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