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B22

京都大學特別教授本庶佑,和美國德州大學博士詹姆斯.艾利森,共同得到2018年諾貝爾生醫獎,讓日本人相當振奮,他是日本(含美國籍)第26位諾貝爾獎得主。曾於2014年得過唐獎生技醫藥獎的本庶佑,接到消息時,正在研究室和學生討論論文,他只是謙虛地說:「我非常幸運」。

本庶佑在大學時,一位友人因癌症去世,對他「是一件忘不了的憾事」,因此志在成為對治療疾病有所幫助的研究者。如今,他的研究真的促成癌症新藥誕生,他的發現讓肺癌、皮膚癌等治療選項有限的患者,重新燃起一線希望。「日本肺癌患者聯絡會」代表長谷川一男接受媒體採訪時興奮地說:「他是我們的救命恩人。」

2年前本庶佑接受《日本經濟新聞》預言:「幾年後,最慢10年以內,癌症就不再是絕症了。」他之所以這麼有信心,是因為他和研究團隊1992年發現了PD-1分子的作用。PD-1廣泛存在於免疫細胞內,扮演免疫煞車系統(免疫檢查點分子)的角色,有抑制免疫反應的功能。

免疫細胞會打擊外來的敵人,癌細胞如果要增生,就要躲過免疫細胞的監視,於是癌細胞會騙過免疫細胞,讓免疫細胞認不出敵人。本庶佑發現,癌細胞原來是利用免疫細胞的PD-1分子,兩者結合就會敵我不分來騙過免疫細胞。所以只要阻礙兩種細胞的PD-1結合,就能讓免疫細胞認清楚、並擊退癌細胞。

 2014年,本庶佑和日本小野藥品工業及美國藥廠合作,推出可阻礙PD-1結合的新型癌症治療藥Opdivo(一般名為nivolumab)。藥品問世前,其實經過10多年的苦戰。2002年小野藥品工業拜訪國內外11家藥廠,提議聯合開發抗癌劑,結果全軍覆沒,還被勸說「這樣會失去信用」、「做這種東西公司會垮掉」。因為癌症已有百年歷史,許多治療法已經有科學上的有效證明,以免疫療法為名收取高額治療費,會被認為是詐欺。本庶佑好不容易在2005年找到美國新創企業合作,才有了現在的成果。

目前癌症療法主要有外科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藥物治療,但各種療法都有它的限制或缺點。例如手術或放射線是針對局部治療,化療則是將抗癌劑透過血液送到全身各處,來攻擊全身的癌細胞,也可能癌症受到控制了,卻因為副作用而身亡。Opdivo讓免疫細胞活化,來打敗癌細胞,因此副作用少,不拘癌症種類,而且即使在末期,一旦開始有效,就會一直有效。本庶佑預測,不久後現在的抗癌劑都會乏人問津,全部改由這種方式來治療。

儘管還有價格居高不下的問題,但4年來日本售價已由1瓶(100毫克)約73萬日圓,降到27萬日圓,11月已決定再降到17萬日圓,希望減輕病患負擔。此外,這種治療方式目前仍對有些患者無效,未來還有待研究出對策。

畢生致力於醫學研究之路  

想幫助別人,一直是本庶佑的信念。他小時候讀野口英世的傳記,覺得醫師和研究學者都能幫助很多人,加上父親是醫師,他又有領導性格,認為自己不適合做被人差遣的工作,於是決定就讀京都大學醫學部。大一時邂逅了《生物學的革命》這本書,受到極大影響,開始探究分子生物學和醫學的關聯性,大三時則決定當一個基礎研究人員。1971年留學美國卡內基研究所,並且對免疫抗體的多樣性很有興趣,開啟了往後一連串的研究之路。

畢生致力於研究,本庶佑發現愈來愈多年輕人把研究當做養家活口的工作,因此提醒大家,研究人員的工作並不輕鬆,對無法從中找出樂趣的人來說,這絕對是一份苦差事。研究人員像是要發現一處不起眼的湧泉,並且把它從一條小溪擴大成河流;或像進入一座沒有路的深山,要自己架一座木橋,而不是把已有的木橋改建成鋼筋水泥的橋。個中甘苦,只有自己能體會。

要做好研究這份工作,本庶佑認為一定要有「3C」,也就是好奇、挑戰和勇氣。而他給自己的課題也是「3C」,就是專心、持續、對自己的研究有信心。現在PD-1治療無效的人,未來也能夠有效,是他現在的首要目標。

本圖/文由「財訊」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出處:諾貝爾獎日本得主本庶佑的救世哲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