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康健雜誌211期 作者/宛家禾 圖片/康健雜誌

夏天到,疲勞、困頓、火氣全都來,食慾也減退。飲食、伸展、按摩多管齊下,夏日疲憊速速退散。

6月,入夏頭一個月,太陽發威,萬物被照得白亮、刺眼。走在街上,你的頭頂熱辣,身上汗水蒸騰,心裡煩躁不安,始終皺著的眉頭足以夾蚊子。這時不知哪來的惡犬,無端端對著你吠,你火氣全開,大聲斥喝了一聲,狗便夾著尾巴逃跑。你這才發現,自己原來可以比狗兇。等到終於走到騎樓,身體已疲憊不堪、腦袋昏沉,踏進超商想吃點東西,卻是胃口全無。

這些生理現象近年被人們冠上一個新名詞—「夏日疲勞症候群」,用以描述夏季獨有的身體不適與疲憊感,如昏沉、易怒、容易疲累及食慾差等身體微恙的現象。

不過,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解釋,醫學文獻與診斷上並沒有「夏日疲勞症候群」,與其說是一種病徵,「不如說是夏天帶給人們的困倦與身心不適的症狀。」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康宏銘也說,「夏日疲勞症候群」就像「週一憂鬱症(Monday blue)」,是因著外在環境而反映出來的身心狀況。

以西醫來說,康宏銘解釋,夏季溫度升高,身體在高溫的環境下,皮膚和四肢的血管都會擴張,當較多的血液流往這些地方,流向內臟、大腦的血液會相對變少,於是容易造成身體的疲累和腦部的困頓感。他以進食作為比喻,就如同人們吃得太多,血液會大量流往胃部幫助運作,使得人體其他部分,如大腦的血流變少,因此變得昏沉一樣。

天氣熱,「氣陰兩虛」

中醫則以下列幾種方式解釋夏季才容易產生的疲憊。

1.暑熱會傷元氣,氣耗則傷陰

御絨中醫診所中醫師廖千慧以陰陽調和的角度認為,「高溫會耗氣,傷陰則脫水」。陽盛陰衰會使身體處在不平衡的狀態,因而產生不適。林在裕也指出,太熱的天氣會耗損體內的元氣,導致中醫所謂的「氣陰兩虛」。所以在夏天中午過後,就容易感到體力不支、昏昏欲睡。

2.酷熱環境下,水分流失快,心臟負擔大

林在裕表示,夏季天氣炎熱,人體在酷熱的環境下新陳代謝會比較旺盛,身體的水分也會嚴重流失。「心臟負擔重,溫度高,心跳快,就好像無時無刻都在小跑步。」

若再加上睡眠不佳,就會造成肝火跟心火上升,因此心情就容易煩躁、發脾氣。

廖千慧補充,高溫除了使心臟負荷增加,中醫認為氣溫升高也會影響人們「脾氣的心」,夏季是人們在脾氣上「容易癲狂」的時節,於是有夏天宜養心的說法。

3.冰品食用過量

夏季是冰品冷飲出籠的季節,林在裕指出冰飲、冰淇淋會使腸胃蠕動變慢,食慾會因此變差。

夏日解疲中醫4良方

廖千慧建議,入夏後早上10點到下午3點最好不從事戶外活動。若出門,不要直接在太陽下曝晒,走騎樓下、外出帶帽、穿著長袖都可避免晒傷。氣溫升高容易脫水,在室外尤其需要補充水分,以免中暑。她認為尿液的顏色要呈現透明微黃,才表示身體散熱足夠。

暑熱的疲累也可透過飲食、穴位按摩與伸展操得到紓緩…【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211期

延伸閱讀:
5撇步照顧自己,消除疲勞
夏日解疲!5招自然養生告別暑熱
東西方降火消炎秘訣!樂活一夏
中醫師聯手推薦5大解暑涼飲
夏日6招常保脾胃安康

※更多精彩報導,詳見《康健雜誌網站》。
※本文由康健雜誌授權報導,未經同意禁止轉載。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