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Dr. Phoebe
"你不能用因著恐懼和擔心可能會發生事情的心態來做決定。"蜜雪兒歐巴馬
2020年真的是驚天動地的一年,包括澳洲大火肆虐、科比布萊恩離世、肺炎席捲全球、美國發起暴動等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而且現在2020年才過了一半。根據Today Show新聞報導,有位在美國的媽媽為了永遠紀念2020年的疫情,將自己在疫情下誕生的雙胞胎取名為Covid和Corona,但我很納悶究竟為什麼會想要每次一吼小孩就想到病毒?這道理我真是不明白啊!俗話說飽暖思淫慾,宅在家政策底下無聊至極來滾滾床單看似非常合理,但是,在我身邊的已婚婦女們,反倒因為疫情的發起而暫緩懷孕,甚至就某些角度來講,疫情本身下的生活就是最好的避孕藥。但是疫情底下是不是真的就應該避免懷孕,則需要用不同層面來探討。
M是我的好朋友,原本和先生正在積極努力為五歲的兒子添個弟妹,但這計畫卻因著疫情來襲而停擺。一方面是M深怕萬一不小心中獎,去醫院被感染的機率大幅提高,另一方面,M的先生工作量因著疫情而驟然上升,就算在家上班也整天窩在書房裡工作,夫妻說話談心的時間都沒有,更別提努力做人的事情。J是我的姊妹淘,女兒目前三歲多,懷上二寶的預產期也在七月。居家隔離的這段時間,她也一併待在家足不出戶,但是J卻告訴我,因為疫情的關係,她目前和婦產科醫師的預約都改為線上,由線上諮詢取代於進入診所看病。雖說我能理解婦產科醫師想要抗疫的決心,但也非常好奇到底是如何從網路諮詢就能聽出胎兒的胎動或是看出胎兒的狀況?弄得我也在想是不是應該來開個牙醫網路問診給病人諮詢一下(亂開玩笑,畢竟都沒有照X光片也沒有實際看當然不能看出嘴巴裡面的狀況)。L媽媽本身也是名牙醫,因著疫情的關係診所關閉,她則告訴我其實她非常享受這意外得來的假期,讓她有機會和一歲不到的女兒好好相處。雖說L和先生也談及乾脆利用這個機會來拚第二胎算了,但是L後來還是覺得不妥,原因是就算真的順利懷孕,疫情底下婦產科不但門診減少,而且誰知道會不會在懷孕期間又出了第二波?想想還是作罷。
除此之外,之前講述到孕婦對於新冠肺炎的反應和正常人沒啥兩樣的論述,其實有待觀察。根據報導,最新一篇在JAMA期刊的研究發現在瑞士某一名懷孕19周的母親在罹患肺炎之後遭受流產,在胎盤切片檢查當中,發現胎盤也呈現病毒感染。但病毒是否會傳染給嬰兒,則需要進一步的研究。除此之外,美國婦產科學會的期刊也發現,有七名罹患新冠肺炎的母親死於胸腔和心臟類的併發症,該報告的負責人Aagaard醫師則說,"確切的新冠病毒所導致的母體死亡率還是個未知數,但是就現在來說,這個報告告訴我們,懷孕婦女因著新冠而死亡的機率並不是零。"
如果已經中獎,沒回頭路也不得不卸貨,因著疫情的關係,不同的醫院也對於產婦有著不同的規定。我周邊所聽到的包括先生不能陪同在醫院過夜、謝絕生產時所有的訪客、或者是限縮家屬能探親的時間等等,這些一切都是為了防疫著想,但是所附上的代價很多時候則是產婦的心理健康。報導指出,通常五分之一的女人會有罹患產後憂鬱症,而因著疫情被迫與家人朋友或是其他支持系統隔離,也導致產後憂鬱症的案例大幅提升。
因此,不能怪這些女性因著疫情關係而對懷孕卻步。除此之外,疫情導致美國失業率一度高達15%,在加州甚至是20%,而養小孩在除了愛和耐心,最主要的還是離不開一個俗氣的錢字,根據美國政府官方的數字,在美國將小孩拉拔到17歲平均起來要花費$233,610(折合新台幣將近700萬左右)。經濟受挫全球都沒倖免於難,在失業潮和疫情的壓力底下,我身為諮商師的朋友T媽說,她的病人當中有大幅度的憂鬱症和自殺傾向攀升的案例。無論是經濟壓力或是心理壓力,至少在我身邊因著這次的疫情而被裁員的友人們裡面,懷孕生子大概是他們腦袋中最後一件會想到的事情。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我站在你面前但你卻不知道我愛你,而是睡同一張床但是對把彼此撲倒這等事無心又無力。
撇除我身邊大部分的友人們對於懷孕避之惟恐而不及,卻有另一部分的女人們,正在接受不孕症治療時遭受疫情衝擊,打亂了所有的計畫。不孕症治療被決定為非必要性醫療,但是對那些每個月都在算排卵期打排卵針和時間賽跑的女性來說,每一個停滯的月份都像是蹉跎的光陰,像是一個大好懷孕的機會被浪費掉。NPR報導指出,在德州的一名教育人士伊麗莎在歷經流產之後,努力的花了好幾個月的時間才得以平復自己的心情,當她終於鼓起勇氣願意做不孕症手術的時候,卻接到診所的電話,得知所有的手術和預約都暫時停擺,等到疫情減輕之後再議。從多種角度也可看出,必要性和非必要性醫療的的劃分依舊有許多灰色地帶。
J是一名年過35歲的醫師,已經和不孕症搏鬥了五年多的時間。在疫情爆發之前,J早已開始服用不孕症的藥物,準備在三月底時作人工受孕的植入手術。J說,她的家人問她為什麼在疫情底下還想盡辦法懷孕,這個時候懷孕不是很危險嗎?但J卻說,她藥也吃了,針也打了,屁股上面的黑青還不只一個地方,而這一切的心血痛苦為的就是把子宮養好,讓胚胎方便著床。"我曾經經歷過吃藥打藥,最後子宮厚度不夠,而一切重來的事情。如果我取消手術,我已經不年輕了。我不知道下一次甚麼時候可以再做,也不知道我的身體是否還有能力消化這些藥物。"一名專開不孕症專科診所的醫師N也直言告訴我,對許多人來說,或許不孕症看似並非必要性醫學,但是對他的病人來說,他更擔心萬一關閉診所,不孕症的病人搞不好會壓力大到發起暴動。
疫情底下到底該不該懷孕這個問題,其實沒有肯定的答案。但是無論是避孕還是求子的族群,都因著疫情而經歷前所未有的心理壓力。在決定是否要懷孕之際,如何對抗這其中焦慮和不安的感受,更是成為我們必修的課題。
很好奇的想問我的讀者們,如果換作是你,會不會考慮在疫情還在蔓延(同時第二波來勢洶洶)之際,懷孕生子呢?請留言告訴我吧!
(延伸閱讀:疫情底下的洛杉磯、矽谷媽媽徵保母、美國亞裔是永遠的外國人?、網路就醫讓她失去孩子、十大奧客病患生死鬥、新冠底下的醫療趨勢、疫情過後的旅遊趨勢、美國亞裔大不同、菜鳥新移民vs.歸國留學生、如何融入美國的聊天文化、如何當個臨時的在地人、美國的醫師娘(上)、美國的醫師娘(下)、ABC vs 小留學生 、紐約客的美麗與哀愁、美國約會網站大作戰、如何寫一篇Cover Letter、美國大學文憑值多少)
Dr. Phoebe的臉書、更多Dr. Phoebe的文章、關注Dr. Phoebe的哀居
更多美國旅行資訊請看<在地人玩美西>,更多美國文化分析請看<美國人的真正生活>!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