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宮崎駿「與夢同行」影片中,記錄他拍攝「蒼鷺與少年」的過程,日日夜夜,孜孜矻矻,絞盡腦汁地創作。
其中一句「我在自己的生命內在旅行」深得我心。「旅行」在一般人的概念,就是背個旅行袋,或推個行李箱往機場奔去,往世界各地觀光。
然而,宮崎駿這句「我在自己的生命內在旅行」,這可不是往外走,而是往內走。而且是往「自己的生命內在」進行沒有終點的旅行。
有的人認為這不就是「自我探索」的代名詞嗎?
不一樣的境界
「自我探索」是一個正向名詞,多數喜歡成長的人早已熟悉這四個字,輔導界、心理諮商界的專業人士也是陪伴求助者進行生命的自我探索。
然而,宮崎駿用「旅行」兩個字來說明他創作過程的嘔心瀝血,讓我極為震撼,因為「旅行」的概念從「名詞」變為「動詞」,讓一個人一生的經歷生動化、進展化,而且無限地拓展。
其實,我們不只是在自己的生命內在旅行,我們也走進家人、好友的生命內在一起旅行。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人生有斷片?
當我們進到他人的生命內在一起旅行,是帶進什麼色彩的螢幕?曾經在「幸福導師班」課堂裡,我請教學員——在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家庭關係、職場關係,你們演出了什麼戲碼?
默劇?黑白片?彩色片?戰爭片?喜劇?悲劇?動漫片?
學員們正在開心分享時,志峰一臉茫然,他約三十歲,在房地產公司服務,原本還嘻嘻哈哈和小組學員討論,不料,竟舉起了手,問著:「吳老師,我的生命之旅好像斷片了?」
學員們聽到「斷片」兩個字,不約而同鬧著志峰問:「人生怎麼可能斷片?」「你是不是失戀的時候斷片?」
這時,志峰臉色暗沈,課室內突然噤聲,我輕聲問他:「發生了什麼事啊?」
志峰一向明亮堅毅的臉龐,此刻卻面無表情,他緩緩地說:「剛才分享時,我發現13歲到18歲這段沒有色彩、沒有畫面,好像有聽到小男孩嗚嗚的哭泣聲……
「是你的哭聲嗎?」我追問。
志峰緩緩抬起頭,沈思中,他若有所悟地回答:「好像是弟弟……
「弟弟小我五歲,媽媽離家,不知去向,脾氣暴躁的爸爸常打我們出氣,好久、好久以來,我已經忘了這段過程,也忘了弟弟常躲在我懷裡哭泣,彷彿斷片的人生,從來就不存在……
「我感覺自己似乎進入隧道,烏黑一片,吳老師,我可以把『黑洞旅行』調亮回來嗎?」
原來往生命內在的旅行,有可能不堪回首,有可能全然斷片,也有可能看到全新的自己,志峰的斷片經驗,讓學員們共同經歷更需善體人意,有可能我們自認是歌舞劇,歡天喜地著,旁邊的人卻摔落人生低谷,急待救援,急需陪伴。
所以,我告訴志峰:「對呀!這就是為什麼你樂意來成長團體學習,大家同坐一個車廂旅行,互相鼓勵,彼此點亮生命的各種可能性啊!」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