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陳木村

在生活、工作、學習及與人互動中,我們每天都必須面對各種不同的人、事、物,也為了力求圓滿與效益,所以我們就得改變新思維,你才能創造新契機與新價值,這不是現實,也不是挑戰,而是人生必經的過程,除非你自己願意放棄、不願意去面對。

就如傳統技術所生產的商品可以被量化,會被取代,傳統的技術也會被模仿。因此也必須要能改變新思維,才能創造「顧客滿意」、「高附加價值」的商品與技術,才有競爭的利基。

達爾文:21世紀最能生存的物種,不是最強壯、巨大、聰明,而是最能應付大環境改變而改變的人。景氣差並不代表沒機會,景氣好更不保證一定會賺錢。高知識但沒有高EQ,也會面臨人際的盲點,所以要有一顆隨時願意改變的心,才能得善人緣。

在人生的日子裡,如果您想要的,通常是會得到的。今日您如果不活在未來,那麼明日您就活在過去。所以隨時具有改變的念力,您的機會將會更多。尤其是在面對現況生態環境裡,無論如何發展與競爭、何時何地,唯有創新再創新,才是你決勝關鍵。

影響我們思維改變的因素,提供下列參考:

一、學習方法的錯誤
傳統的學習方式,只有學習知道與記憶而已,現在的學習必須是要重新打破、組合與再創造,結果雖然是重要,但過程卻是更為重要。

二、習慣領域的束縛
當您習慣於過去的方法、思維與行為時,就表示您已經在退步了,也不願意再做改變,當然日久即會造成與人的落差,因為別人已經在改變各種習慣與方法了。

三、心態調適的不足
會被大環境淘汰的人,不是有身份、地位、金錢、學歷的人,而是不願意調適自己心態的人。所以說要改變別人,就必須先改變自己。

四、缺乏自信心
能力、學歷、財力、背景不足,並不代表永遠都沒有希望,也沒有人讓您低人一等,除非您自己同意。因此缺乏信心的人當然比較無法與意願改變自己。

五、安於現狀的享受
當我們正安於現狀時,卻已經被淘汰,而我們仍然是不知不覺。凡事缺乏危機意識的人,也是無法面對改變的需求。

六、凡事唯我的心態
永遠認為自己是對的,那將會失去朋友,世上也沒有唯一的事,唯有不變才是可能。

有一位董事長巡視公司時,發現一位員工坐在窗戶前發呆很久,董事長便詢問總經理是什麼原因?總經理回答說:我們公司大多數的創意,都是這位員工在窗前發呆時所想出來的!職場犯錯、行為一定不可原諒嗎?上班發呆一定是效益不彰嗎?相處不順的人就一定得發落邊疆地帶嗎?對一位活生生的人而言,什麼樣的價值標準才是權衡他現階段表現的一把尺呢?其實都是改變法則之下的不同解讀與結論,所以沒辦法說是對與錯的結論而已。

為了環保,所以敬拜只要心誠也可以不需要傳統金、香來敬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