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TNL 編輯 圖片來源:photoshopper24

整理:鄭博名

「人類世」一詞存在科學界中長達10多年之久,卻未有明確的時間定義與具體證據,始終未能獲得大眾注目。日前由15位學者共同發表的「人類世捍衛人類健康報告」中,以健康作為出發點完整地闡述人類自工業時代開始的近百年活動,所影響的環境問題終將危害到自身生存。長達60頁的報告痛陳:「為了實現人類文明經濟發展,我們正拿未來世代的健康做抵押。」

人類世的起源
地質學家藉由分辨岩層順序建構出地球時間尺度,假使有重大環境變遷都有可能造成沈積類型轉變為異常岩層,形成分界。例如白堊紀與古近紀的推斷,就是透過岩帶內所富含的銥元素(據信為六千五百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推測出此一分界前後時間發生什麼事情。

1980年代美國生物學家史多麥(Eugene F. Stoermer)有鑒於人類近代文明活動已深切影響地球,形成生態與地質上的新一紀錄,進而提出人類世(Anthropocene)一詞。

2000年荷蘭大氣科學家、同時也是諾貝爾化學奬得主的克魯琛(Paul J. Crutzen)加以描述,並與專案小組蒐集相關證據,指出無論是環境污染、人口爆增、人類移動、大量採礦、都市化以及化石燃料等使用,都將導致地球史上第6次大規模物種滅絕。


Photo Credit: epSos .de @ Flickr CC BY 2.0

專案小組總結:「人類世在人類史和地球史上都代表著新的發展階段,此時自然力量和人類力量緊密相連,因此兩者命運休戚與共。就地質學而言,這是地球史上相當顯著的事件。」

《BBC》報導,英國萊斯特大學詹‧札拉希維奇(Jan Zalasiewicz)博士受訪時表示,1950年代的核子試爆,短暫時間內在世界各地散布含有放射性訊號的落塵,產生一道清晰分明的界線。也因此,未來地質學家(若是還存在的話)將能夠在岩層中發現蛛絲馬跡。

人類開始受到影響?
此次發表的最新報告中,學者們警告包含人口上升、大量消費、與過度消耗自然資源等因素,將對公眾健康造成極大威脅,尤其是貧窮國家的疾病問題會更加嚴重。另外像是氣候變遷、水資源枯竭、過渡漁撈、生物多樣性消失等,都已經在近十年內導致了營養不良、食品安全、淨水短缺、新傳染病與極端氣候對人體的衝擊。

更甚者,科學家發現自然界中的昆蟲授粉正逐漸下降,由於全球有高達1530億歐元的農作物生產仰賴昆蟲授粉,此一現象將對食品生產與消費物價帶來巨變,同時對人類健康帶來重大影響;當然還有過度排放的二氧化碳等問題,都是影響因素之一。

報告中認為,高濃度二氧化碳導致穀物中的「鋅」與「鐵」等人體所需營養素降低,到了2050年,恐怕會增加1.32億到1.8億的人口面臨營養不良的問題。參與學者之一的美國哈佛大學科學家邁爾斯(Samuel Myers)說:「這是全球健康社群首度聯合發表聲明,代表支撐我們人體健康的核心生態系統,正在處於衰弱的危險當中。」

對此,學者也提出3點建議:

1.減少空污排放、健康飲食多攝取蔬果、選擇人力交通工具(步行或單車)
2.利用完整的溼地與紅樹林來達到預防海水倒灌的效果。
3.建立更良好的檢查制度來避免過度浪費,同時建構更多的韌性城市(以永續發展為目標,能夠抵抗未來衝擊與壓力的同時,維持相同功能、結構、系通與身份的城市)。

上個月剛發表的《The Lancet Commission on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也認為,過去世界衛生組織、氣候變遷跨政府專門小組都低估了氣候變遷對未來健康的影響,包括老化、移民和人口成長帶來的脆弱性都是連動性的問題;全球暖化也將使人類健康暴露在暴風、洪災、乾旱、饑荒中,同時出現更多如同瘧疾的傳染性疾病。

新聞來源:

Anthropocene: Have humans created a new geological age?(BBC)
Major gains in human health over the last 150 years ‘could be REVERSED because of climate change and Earth’s natural resources running out(每日郵報)
Health and climate change: policy responses to protect public health(研究報告)

核稿編輯:孫珞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