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友三 會計師

正確的規劃方式是架構60分,慢慢調整規劃內容,人性需求才能達到滿分

去年認識了一位客戶,第一次談話的場景至今仍讓我印象深刻。初次見面的那一天,甲先生拄著柺杖,在家人的攙扶下,慢慢走進我們公司會議室。甲先生每年賺錢都要繳納上百萬的所得稅,但是身體現在罹患癌症治療中。他告訴我,他只想到作一些節稅規劃把省下的所得稅將來多留一些錢給家人,除此之外,他還想知道現在的他還能夠為太太及小孩做些其他什麼規劃,讓他們將來的生活能夠安全、穩定、快樂的過日子。整體規劃當然對於筆者不是難題,但難題在於案主的時間太短,規劃效益畢竟有限!

如同我們一般人生病,平時健康不注重保養,等到病痛發生才做診斷,被治癒的機會不是沒有,但後遺症往往都很多!因此不管是經手個案的客戶或是平日講座中的聽眾,筆者都相當建議能在健康時及早健診、及早規劃才是;而非等到年紀大或是要找到完美的規劃方案才認為是可執行的,因為生命是我們最無法掌控的因素,而最完美的規劃方案往往最不符合人性。不要讓資產規劃在每個父母心中永遠躊躇不決,無法作下立即執行的決定。真正正確的規劃方式是架構60分,慢慢調整規劃內容,人性需求才能達到完美的滿分。

自民國98年1月23日起遺贈稅率已從最高稅率50%降到單一稅率10%,稅賦已大幅下降的情況下,是生前就把錢贈與給子女比較好?還是留待死後繼承比較好?父母親一次把1,000萬移轉給子女,父母親必須開始面對一個問題,稅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什麼時間點把財產移轉給子女是恰當的?財產都移轉給子女,自己的退休怎麼安排?這1,000萬對子女來說到底是加分還是扣分?三分鐘想不出來答案,想三年也很難有答案,這就是財產規劃、財富管理,父母親其實是很難下決定的。

因為我們在作決定時,已經被報章媒體或是某某理財大師、投資大神教育得很自然-要作最好的決定!但在筆者執業的20年中,實際經手5000個個案,上千個家庭以來,反倒是越100分的財產規劃越是在人性需求面上不及格,總會在後來被分不公平、被照顧時間長於自己所預期或是家族紛爭等人性因素所扣分。反倒是資產規劃60分,但顧慮人性,平時就有健診習慣慢慢調整資產體質,副作用或併發症才是最少的!

而財產健診的目的在於如何有效管理財產,因為管理財產最大的問題不是財產本身,而是『管理財產的智慧』,有智慧的管理才能讓這個財產變的很健康、很快樂,讓自己在財產中幸福地去享受它,且財產在自己、配偶和小孩間快樂的持有,讓整個家庭都可以快樂的使用這個財富,在安排的制度中,享受天倫之樂,這才是真正的財富管理。

-節錄自 原作者「幸福補給-資產規劃停看聽」一書

 

延伸閱讀:

2016年 台灣將全面進入「滑世代」!

2015年房市:「愁」!

台北跨年不一樣! 美國隊長陪倒數

2014年網友Google最多的品牌?

2014年最受歡迎的經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