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張忠本

OSV

警調於十九日清晨六時半破門拘提四位新黨青年黨工。先不論案情,調查局與法院原通知八點半傳訊「證人」,卻提前在六點半搜索並帶回偵訊,其程序正義何在?沒有程序正義談何實質正義?行政權凌駕司法權逕行逮捕,與黨產會不經司法審判即逕行認定國民黨黨產,而扣押存款之行徑,與當年白色恐怖時代的威權政府有何不同?那又為什麼要「轉型正義」?

「轉型正義」不是從舊威權轉成新威權,不是「勝利者轉型」,更不是「復仇式轉型」。

如果今天民進黨掌握國會絕對多數就可任意立法,完全執政就可肆意揮霍權勢,將來政權再輪替時,今天的在野黨是否也會報復「轉型」,如此冤冤相報何時了?

難道民主自由只是追求全民選舉總統或政黨輪替?今天當權新貴對「民主自由」會比當年的專制政權更認真的實踐嗎?「民主自由」不只是有形的制度,更重要的是社會大眾的心態,是否已真正認知什麼才是「民主與自由」的真諦。

過去威權時期,我們動輒被傳統文化、道統、法統、三民主義、反共的大帽子壓制。而今政權輪替,當年追求自由民主人士已當權,但社會仍然是兩極化、威權化與泛政治化,只是帽子換成愛台灣、本土化、去中國化、台獨等主張。只要言論與主張不合於部分基本教義派對這幾項檢驗的標準,都會背上「賣台」的罪名,如「一中各表」、「和平統一」等主張也都遭致撻伐。我們社會今天真有言論的自由嗎?

胡適先生在一九五九年三月「自由中國」發表「容忍與自由」這篇文章,說到「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沒有容忍就沒有自由。」

今天大家所擔心的是台灣社會「派性的對立」,如藍與綠、愛台灣與不愛台灣、本土化與非本土化、統與獨的對峙愈來愈尖銳化,這是大家所不樂見的。

胡適一生倡導自由主義,五十餘年前他提出容忍比自由更重要。只有相互容忍才會有團結與認同。今天台灣正是徒有自由,卻沒有容忍。面對對岸咄咄逼人,我們還有分裂鬥爭的本錢嗎?化解族群、意識形態、政黨立場對立的不二法門就是相互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