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第五德嘉

「Everyone has a Price.(人人都有價可詢。)」-Gwafa Hazid, Profiteer, Magic: The Gathering-

人情存摺,又稱「人情帳本」,我們都知道,世界上最難還的債是人情債,當你不奢求別人還你,或你不在意別人還或是不還的時候,這真的是戰力驚人。

讓別人還不起是心靈上的一種技巧,當人情存摺、人脈存摺都飽和的時候,這現金存摺必定等著要豐厚了。

劉邦的專業能力其實是請客不手軟、買賣人情不含糊,在起家之前,他很早就靠請朋友吃飯喝酒,和在官差的事務中,幫朋友處理「事情(代誌)」,而建立了未來最親密的的戰友團。

在秦末大亂時,因為跟劉邦在一起合作有吃有玩,有夢最美愛相隨,他與家臣部將們很快就成為有利共享的團隊,並且從200人的部隊提升到2000、3000的兵力,從此持續增加中。

劉邦以利服人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人類學家羅賓.鄧巴的「150人定律(Rule Of 150)」,提及通常一個人能管理的人脈是150人左右,超過150人,就要靠原有人脈中的幾個擅長處理人際關係的Key Person,再去管理更多的旁枝人脈,讓友誼圈對自己更有利,畢竟人脈就是錢脈。史丹福研究中心曾經指出,人一生賺到的錢,12.5%來自知識,87.5%來自於人際關係,所以這個「鄧巴數字」裡的150人是否優質,自然是一個人未來成就的基本地基了。

就讓別人欠人情的技術來說,劉邦和項羽掌握人脈的智慧,根本是天壤之別,項羽能管理的好友人數遠比劉邦少,而且偏向血緣上的親戚與關係好的朋友,而不是才華洋溢的高手,項羽因為不會分配利益,反而讓「有可能」幫他一統天下的人一一疏遠與叛逃,相反地,選擇跟隨劉邦的人是有吃、有喝、有玩、有官做,待遇也比項羽好,所以有些項羽的手下選擇叛逃到劉邦陣營裏。

在楚漢相爭時,因為項羽是「以力服人」,劉邦是「以利服人」,在項羽意氣風發時,各大小諸侯與游擊部隊是因為懼怕他而跟隨他,但是一等到他公布分封王侯的名單時,相當多的人都不是很滿意,結果隱藏的叛意一一而生。

得到之前先學會付出

「Money Talks.」,大部分的人都是愛財、怕死、顧面子,只是每個人「最最最」在意的關鍵點並不相同罷了,劉邦很懂得這些細節上的「眉眉角角」,因此,他針對於想要金銀財寶、封侯封王的部將與楚軍重要戰將,還有各地的獨立勢力,在如何賞賜的這個關鍵,他都是從手上的幕僚們優先處理,只要對方有價值,該給的就給,該付出的不能省,因為「高手都是收錢的」!

劉邦就是有這種霸氣,不會不尊重專業,也捨得給,所以他掌握了戰場上的優勢,隨時有人相挺,一路跟隨他打天下,終於扭轉「楚強漢弱」的局勢。

學習重點:
一、人情世故要懂:
公關活動的獎金贈禮最好滿足VIP客戶;Key Person家中有喜事,該包的禮金不要太寒酸;親朋好友的婚喪喜慶,「人要到現場」才最讓人感動,做人情要像丟順手球,一點也不要手軟。

二、還不起的人情債,也是在做善事:
有時候就是有人特別照顧你,讓你覺得超級不好意思;其實別想那麼多,因為有的時候是因為當年得到你家族長輩的提拔,所以讓他還個人情債,也是善事一樁。

三、別人給的人情要銘記在心,感激不已,隨時找機會回報:
這等於人脈存摺的複利,良性循環。例如有人在背後為你說好話,你也用感恩的心情,把對方的真實優點傳播出去,能順手給的人情,就送出去,久了,自然會傳達給對方相同的善意,形成「以德報德」,互相扶持、彼此提攜。

本篇故事的《史記》原文:
高祖置酒雒陽南宮。高祖曰:「列侯諸將無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慢而侮人,項羽仁而愛人。然陛下使人攻城略地,所降下者因以予之,與天下同利也。項羽妒賢嫉能,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戰勝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史記.高祖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