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文:Zera
Uber台灣公司今天在各大報紙刊登半版廣告,內容說12/7交通委員會通過法案,將開罰Uber司機 2500萬,這個數字真的很驚悚,這個案例也是民不與官鬥的例子,政府手上有的是武器,儘管Uber公司最近動作頻頻,除了發表給蔡英文的公開信,也在網路上發起連署訴求修法新增「網路運輸服務業」,已經得到4萬人的的連署。Uber在台灣登記的是「資訊服務業」,但是實際從事的是運輸服務,交通部路政司認為Uber想以科技模糊焦點,雙方沒有共識。如今一旦嚴苛的法案通過,Uber的前景則會很艱辛,今天通過的法案其中對Uber的幾個殺手鐧,鼓勵民眾檢舉,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經查屬實罰款金額達到一定數額時,提充檢舉獎金給檢舉人,另外,除了祭以最高罰款2500萬之外,甚至還可以勒令停業,這個法案最快明年1月通過。
還記得今年7月份的時候上千輛的計程車司機包圍立法院外,大喊「爭公道、求生存」,台灣的計程車司機原本就供過於求,空車率很高,自從Uber加入市場以後載客率和收入都大受影響,所以不得不群起發出怒吼。立委對於Uber違法營運,獲取暴利但是卻不願意盡到運輸業者應盡的義務和責任,早就心生不滿,所以主張嚴格的立法來圍堵Uber在台灣的生存。
共享經濟的概念是全世界的正興起主流創新模式,讓消費者得到更便捷的服務,享受更便宜的車資,很多閒置的車輛和人力也可以充分利用,增加就業機會,這些都是美事一樁。但是Uber的出現衝擊到現存的計程車業者的生意,這是世界性的通案,不是只有在台灣特有的現象,有很多的國家將之視為非法,但是美國則是另立新的法來規範這樣的新興事業,Uber在中國則是採取併入滴滴出行的模式。台灣的主管機關向來心態保守,對於第三方支付的發展來說腳步非常緩慢,以立法防範或是圍堵Uber 固然保障的原有的運輸業者,但是對於已經擁有100萬註冊用戶,美洲高達上萬名司機的台灣Uber公司,其實應該可以共商創造雙贏的方式。
關鍵的事主Uber公司一定要放棄挾外自重的心態,透過美國官方向台灣交通部表達關切的方式並不是根本的解決之道,政府對於違法經營的業者訂定法律取締是勢在必行的,在商言商,入境隨俗, Uber進入台灣市場已經4年了,但是不願意融入當地的法規就有點挾洋自重了。政府要求Uber必須納入「計程車客運服務業」相關法規的規範-「納管、納保、納稅」,這樣的堅持是有說服力的,所有的人都要繳稅,Uber以高科技之名無法自外於台灣的法律。接下來看看Uber能不能識時務的就範,與政府共商在台灣的生存之道,完全配合台灣的法令。
世界在改變,台灣對於創新科技適度的接納才能與國際接軌的心態是正確的。一個真正有遠見的政府除了立法規範保護台灣的計程車業者之外,也應規劃藉著數位運輸服務推動產業的轉型,畢竟這是一個不可擋的世界趨勢。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