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媽媽經編輯 Gimmy
不知道爸媽們是否聽過「史丹佛媽媽」?又是否聽過她把三個孩子都送進史丹佛唸書的事蹟?這位史丹佛媽媽對有些人而言或許並不陌生,因為他就是走紅於1970年代的香港歌手陳美齡。
三個兒子教會她當一位「更好的」母親陳美齡除了是歌手外,也是作家、演講家,並擁有史丹佛教育學博士的學歷,同時她更是抗癌鬥士。不過在那麼多的身分當中,最讓她驕傲的身分是「母親」,不過這並不是因為她教出來的三個兒子特別優秀都就讀史丹佛大學。
談到對孩子的教育,相信邀請陳美齡分享個三天三夜,都不會是個問題,因為她曾馬拉松式「開示」孩子最長達8小時,讓兒子永生難忘。而父母們一定很好奇,她是如何教育孩子的?是特別在意孩子學業上的成績呢?還是讓孩子照著她的想法成長,即便孩子不喜歡,但至少最後功成名就?
推薦閱讀:台灣教育最嚴重的問題:「我們生下孩子,卻不知該怎麼教育他/她!!」
以上都不是陳美齡教育孩子的方式,她認為家庭教育重要的,並不是孩子是否擁有高學歷,而是孩子清楚知道自己是誰、擁有什麼樣的價值觀,但這些東西在孩子腦中並不會憑空生成,必須仰賴父母教育,因此她以身作則教導兒子,同時也不斷地變成一位「更好的」母親,這也就是為什麼她認為母親這個身分最令她感到驕傲。
陳美齡:別再用物質獎勵孩子了!
在她接受採訪分享「父母不可以做的十件事」裡,每一項幾乎都是為人父母會犯下的事,其中「用物質獎勵孩子」這件事,因為短期內成效過高,因此常被用來教育小孩,但它卻被陳美齡列入黑名單中,父母們知道為什麼嗎?
1. 短期效果佳,但長期效果趨近於零
用物質獎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不能說沒有效果,反而有時候效果驚人,但父母們若把時間拉長來看,因為物質獎勵頻率高,導致同樣等級的物質已經不足以吸引孩子的目光了。
2. 容易養出具有功利心的孩子
用物質獎勵孩子的時間一久,若完成事情並未附隨獎勵,孩子會產生「同樣完成一件事情,但有獎勵的行為能得到的效益最大,所以就不選另一個做」的功利心態。
3. 看世界、看事情的視角不同
當完成一件事不再是單純地完成一件事而會附隨獎勵時,孩子不僅容易放錯重點,認為獲取完成一件事後能拿到的獎勵比較重要;此外,孩子一旦看到的全部都是激勵、獎勵,就會忘記回頭看看自己付出的努力、過程中學到了什麼……
4. 主動進步與被動進步的差別
行為動機可以區分成內在與外在兩大類型,內在是自己想要,外在則是有外力驅動。當父母使用物質獎勵使孩子進步時,孩子因為有外力驅動,固然會進步,但請試想「自己喜歡看美劇、教外國朋友而學英文」和「爸媽說考到多益945以上有獎學金五萬」兩種情況,哪一種才能維持完成事情的動機。
推薦閱讀:不再用物質作為獎賞,榮譽感和自我滿足對孩子更具吸引力!
美國行為心理學家博爾赫斯.史金納的「史金納箱(物質激勵實驗)」
伯爾赫斯˙斯金納把一隻飢餓的白鼠放進了他特製的操縱杆與提供食物的裝置相連的箱子。小白鼠在箱子內亂跑亂爬時,按壓到了操作桿,這時一顆食物丸子就落到食物盤上。經過幾次「誤觸」與「嘗試按壓」後,小白鼠便會主動按壓操作桿獲得食物。
不過時間一久,小白鼠不再因為按壓操作桿會獲得食物而按壓,只在牠飢餓時才會去按壓操作桿,此一實驗說明了,物質獎勵只在短期內爆發出效果,也印證了陳美齡說的不要再用物質獎勵孩子了!
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那父母如何教育?父母可以這樣辦!
1. 物質獎勵的意義轉換
有些孩子屬於隨遇而安、得過且過的類型,半點做事情的行為動機都沒有,起初欲引起孩子行動,或許以純粹物質獎勵的方式激勵孩子是最有效的,但若成功讓小朋友有了行為動機,此時必須即時地轉換物質獎勵的規則。
不過要怎麼改變規則,這時候家長們必須以孩子面對父母的物質獎勵角度出發,把「父母因為給我獎勵…所以我要完成父母說的某行為…」變成「因為我維持作某個好行為…所以父母看到我的努力給我獎勵…」
2. 獎勵是「行為本身」,並非全然是行為帶來的優異結果
當一個孩子的同學得到前三名,同學分享他的爸媽買了遙控飛機,他會知道讓爸媽滿意的、優異的結果會有獎勵;但隔天孩子回家後,爸媽跟孩子說:「爸媽知道你每天都很努力讀書,雖然考試結果不如預期,但過程一樣很重要!知道嗎?」,就拿出遙控汽車給孩子當獎勵,孩子會知道做事情看的不一定是結果。
3. 以精神獎勵代替物質獎勵
父母鼓勵小孩子的話是正面肯定的、是屬於精神上的;老師或學校看到學生的努力而頒發好寶寶卡,也是精神上的。其實,仔細分析後我們會發現精神獎勵不外乎在灌輸「讓自己變得更好」這件事給孩子知道。
只要孩子將「讓自己變得更好」這件事放在心中,就會無形中為孩子提供「維持、甚至越來越好」的動力,即便它的成效來的比物質獎勵還慢,但它帶給孩子的結果卻是最好的,所以下次爸媽們不妨試試用精神獎勵代替物質獎勵吧。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