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圖/文:韓秀娟
此篇用這個有點「奇怪」的標題,是有原因的。
塔爾寺(位於青海省湟中縣魯沙爾鎮),我是第二次去了。最初買車票時的目的是為避暑,因為今年大半個中國的高溫酷暑著實厲害,東南省份的地表溫度甚至一度超過了吐魯番,令人汗顏。就連我經常誇讚的蘭州的夏日也開始不怎麼好過了。結果呢,出行之日,恰巧趕上了「不合時宜」的大雨,蘭州的暑熱緩解了,這時前往西寧,明擺著要去挨點小凍嘛。不想退票,心裡總想著這雨中的塔爾寺會不會另有一番味道,於是,便義無反顧了。當然,薄毛衣和長褲必須上陣,以免感冒。
抵達西寧後,沒想到人們的出遊熱情絲毫未受大雨的影響,天也沒有那麼冷,我的輕薄裝備足夠禦涼,不過,有一些遊客已經穿上了羽絨服……
西寧市區有開往塔爾寺的巴士專線,1個小時即可抵達。離開市區和城鄉結合部後,可以看到片片長滿青稞的田野,7月綠,8月黃,也是一道風景呢。
下了巴士後,需要走一大截才能到塔爾寺售票處。這幾百米的路應該是特別的商業設計,路的兩邊是具有當地特色的小商鋪,以銀器和服飾為主。姑娘們大多喜歡挑一些色彩豔麗的披肩,既可作裝飾,又可禦涼,更重要的是,拍照很上鏡。
塔爾寺為藏傳佛教格魯派六大寺院之一,是「格鲁派」創始人宗喀巴大師的誕生地。最初,它只有一座紀念塔(始建於西元1379年,以白旃檀樹為塔芯),後逐漸擴建為寺,先有塔,後有寺,這就是漢語名稱「塔爾寺」的來歷。
在寺內沿著布達拉宮樣式的臺階登山到吉祥行宮處,可俯瞰塔爾寺全貌,塔、殿、經院、僧舍盡收眼底,有白的、紅的牆,有灰的、綠的頂,最吸睛的,當屬寺區中心的那座金頂建築——塔爾寺的主殿大金瓦殿,為琉璃瓦牆,鎏金銅瓦屋頂。此殿被譽為「世界一莊嚴」。朦朧的山色包裹著雨中的塔爾寺,草木鮮綠的樣子,仿佛不是高原……
大金瓦殿內,有前文提到的最初的紀念塔,遊人信眾雲集瞻仰,比較擁擠;殿前,虔誠的信徒們磕著一個個等身長頭,日復一日,完成他們的祈願。他們中有年輕人,也有長者。在你來我往的遊客潮外,他們重複著同一個動作,連地上的木板都被磨得光亮,這就是信仰的力量吧!
除了大金瓦殿,大經堂和九間殿也是遊客最多的區域,行走其間,即使你不請導遊,也會近距離聽到導遊們的講解。他們的言語中不時流露著關於慈悲、向善的勸解,一路「拾零」,你總會獲得一些可以觸動到自己的東西。在九間殿的中央,這種感覺就來到了我身邊:三宗菩薩像,中間最大的為文殊,兩邊分別是觀音和金剛手。導遊們會告訴遊客,這三尊菩薩,分別代表才智、慈悲和力量,一個人若要成功,必須具備這三個要素。想想,蠻有道理呢。
九間殿前的廣場,石磚鋪砌。晴天去的那次,我在這裡趕上了喇嘛們的辯經活動(下午五時開始):一個喇嘛先將廣場上遊客遺留的垃圾清掃乾淨,辯經隨即開始。之前的經院和大殿內都不允許拍照,對於辯經,貌似沒有嚴格要求,於是,我拍下了一組圖照:
(辯經前的廣場,滿是拍照的遊人)
(辯經準備——清掃廣場)
(辯經現場)
只見喇嘛們頭戴黃帽,分組就坐,有的嚴肅,有的開朗,靜者端坐,動者手舞足蹈,肢體語言豐富。從一位遊客與身旁觀看辯經的一位喇嘛的簡單交談中,我得知在辯經過程中,站立的喇嘛為提問者,席地而坐的是答辯者,提問者擊掌表示發問。雖然聽不懂他們在辯什麼,但這絲毫不影響現場的熱鬧氛圍。
在寺區裡,最吸引我的,還是色彩。紅、黃、藍、白、綠及其相近色,附著在壁畫、建築、轉經筒,甚至彩色的門飾上;拱形、梯形、圓形組織著一個個鮮豔的色塊,讓人過目難忘。特別一提的還有酥油花館裡展出的那些冷藏的酥油花(用酥油和礦物顏料在低溫下製作),更是不可錯過的藏地藝術。由於酥油花館裡禁止拍照,我只能轉圖一張了。
(寺內建築外牆上的壁畫)
(色彩豔麗的建築)
(門飾)
(寺內建築)
(寺內植物叢中正在盛開的鮮花)
(酥油花,本張圖片來源:http://www.sohu.com/a/5196376_106320)
無關風雨,無關陰晴,靜靜矗立在山坳裡的塔爾寺,從來都是人來人往,這裡有宗教信仰,有藝術,還有遐思。無論何時來塔爾寺,你總會在一個特定的時間座標上找到屬於自己的空間!
PS:從西寧火車站出發到塔爾寺,可乘坐3路公車,在南山路西口站(又名管理站)下車,轉直達塔爾寺的中巴即可,時長約兩小時,投幣乘車,須備好零錢。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