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漢華

登革熱沒特效藥,若有發燒症狀,立刻接受治療,重症者致死率可以降低。《遠見》彙整專家建議,提出五大建議,提供防疫參考。

台灣在1965年成為全球第一個瘧疾絕跡的國家,聲名遠播國際。50年後的今天,台灣卻因為登革熱疫情高升,還讓中國大陸發布對台旅遊警示,這讓觀光業者擔心,還會不會有其他國家跟進,影響台灣聲譽?

同樣是藉由蚊子傳染的疾病,卻讓台灣的公共衛生在半世紀後,有著截然不同的情勢。

發燒別鐵齒 儘速就醫治療

登革熱在東南亞是常見傳染病,麻煩的是,至今尚無特效藥。今年截止9月24日,台灣已有42人死亡,其中以老人、慢性病人和癌症患者居多,有人甚至發病當天就死亡。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儘管沒有特效藥,但愈早發現治療,重症者致死率可從五成降到兩成,甚至不到1%。

但是,「人們很鐵齒,往往以為發燒不須立即就醫,」成大微生物暨免疫研究所副教授彭貴春研究發現,42%的登革熱病人是在發燒第四天,才去看醫生。算一算,從蚊子叮咬到就醫,病情已進展10天,死亡機率就會增加。

目前台灣登革熱以第二型為主,死亡人數已是2014年的1.5倍,也超過2002年死於第二型病毒的19人。假使和今年東南亞國家的疫情相較,台灣的致死情況也比他們嚴重。

馬來西亞統計到9月20日有8.8萬例、造成219死、每萬名感染者約有24死;泰國至9月14日有7.2萬例、造成63死、每萬名感染者有8人死亡;越南至9月13日已有3萬例、造成18死,每萬名感染者約6人死;台灣每萬名感染者則有27人死,高過泰國、越南和馬來西亞。

「我看到台灣的死亡人數,嚇了一跳!」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帶著驚訝的語氣表示。

曾任疾管局(現為疾管署)局長的他是國內少數傳染病防治權威,他認為,今年流行的第二型登革熱,有發燒、腹瀉、頭痛等症狀,很像感冒,醫師如果沒有及早發現,病人可能延誤正確治療而死亡。到底未來如何徹底防疫呢?綜合專家意見,共有五大努力的方向。

建議1〉防疫醫師入疫區看診

蘇益仁認為,「不是醫師就能治登革熱,北部的醫師就未必會!」由於南部是台灣的主要疫區,他建議疾管署的防疫醫師也應走進疫區醫療現場,加強看診能力。

「如果不到疫區,就無法了解登革熱病毒的特性,」也是內科醫師的他回憶,2002年曾到越南胡志明市考察登革熱,才知道不易診斷,病人通常在第4天晚上或第5天,必須每兩小時輸血,否則會因為血小板急速減少而死亡。

看看台南市疫情發展,遠超過疫管署原本預期,由於沒有事先擬定因應措施,沒有依病情輕重分流病人,不僅一窩蜂湧入醫院急診室,增加醫護人員負擔,更影響治療效果。

直到9月中下旬,台南市超過1萬例,疫管署才召集六家醫學中心專家,組成「登革熱醫療顧問團」,並和醫師公會全聯會、感染醫學會、台大醫院等單位,舉辦研討會,由專家傳承治療經驗,協助醫師早期發現症狀,降低死亡風險。

建議2〉入境增列體檢項目

過去幾十年,台灣第一起登革熱幾乎都是前往東南亞的人,在當地感染帶回台灣。因此台大流行病學與預防醫學研究所教授提醒,東南亞外勞、新娘來台前,當地體檢要增加登革熱項目,發現病例立即回報,掌握入境後行蹤,要他們穿長袖長褲,避免被蚊子叮咬,傳播他人。

建議3〉培養防疫專業人才

觀察台灣病例分布,南部占了九成以上,陳朝東建議,行政院應該考慮在南部成立專責機構,培育醫療、病媒蚊防治、噴藥等人才,建立疫情防火牆,只要南部安全,全台灣就可以安心。
金傳春也說,養兵千日、用在一時,防疫如同作戰,回顧1988年,南台灣登革熱爆發4389例,當時造就了一批防疫人才。

他們宛如電影《永不放棄》尋找環境公害的女主角,追查病例,掌握病人接觸對象、活動區域,防堵疫情擴散,台灣因而平靜十多年,每年不到500例。美國疾管局還派人訪視給予肯定。

後來,這些人才退休離職就後繼無人了。金傳春說,台灣目前缺乏足夠的監控、偵測、病例通報人員。以台南市為例,市政府正以2.3萬元月薪,緊急招募180名人員,訓練後,三個月時間協助噴藥、清除孳生源。

不只台南市大缺防疫人手,每年都應付登革熱的高雄市,也面臨防疫人員流動率高,民眾不配合等,工作士氣受影響。一般認為,五年才能累積成熟經驗,但高雄八成員工,經驗不到五年。

建議4〉設立公共衛生師

「台灣要有公共衛生師!」9月底剛升任衛生福利部次長的李玉春表示,政府人力有限,台灣雖培育了幾萬名公衛畢業生,但多少人投身登革熱防治?倘若設立公衛師證照,可鼓勵他們從事疫情調查、病媒蚊指數調查。

尤其清理蚊子孳生源、噴藥滅蚊,有許多奧妙技巧,有了公衛師參與,可以預測下一週疫情,並檢討噴藥效果。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理事長王任賢就說,孳生源不只是瓶瓶罐罐,許多藏在死角,一般人不易發現,例如,椰子殼、屋頂排水槽都可以是積水容器,一不小心,就會忽略。

高雄市衛生局疾病管制處技正陳朝東回憶,一次到一位里長家抓蚊子,里長家裡沒有積水容器,卻還是有蚊子。仔細檢查,才發現地板一處有異狀,撬開後赫然發現蚊子大軍飛奔上來,這才知道下面是積水的地下室,里長住了十多年,竟被矇在鼓裡。「若不是經驗累積,再怎麼噴藥,再怎麼按照作業準則,也沒用!」他有感而發。

也是蚊子專家的長榮大學講座教授陳錦生也說,噴藥雖然有標準流程,卻不能一成不變。蚊子會因應藥物,改變生存習性,新加坡就發現,蚊子聰明到躲在晒衣竿兩端,讓人找不到!

建議5〉善用網路科技防疫

蘇益仁觀察,近兩年第一例提早出現,今後每年2月、3月應該就要開始清理蚊子孳生源,調查病媒蚊指數,提早備戰。隨著3C產品多元化,科技工具也要派上用場。例如高雄市政府已採用科技防疫,設置「登革熱疫情防治網路平台」,對付孳生源。

2000年高雄世運前夕,衛生局防疫人員普查全市家戶、社區髒亂點,平台記錄了地下室、工地、輪胎行、資源回收場等2000多筆告發點資料。

2015年,衛生局也增加了「登革熱定位即時通」App,與疫情平台連線,防疫人員透過手機,隨時複查髒亂點,掌握疫情。五大面向同步啟動,希望台灣再造消滅瘧疾的世界奇蹟,讓登革熱在台絕跡。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10月號;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官網
【立即購買遠見雜誌10月號

更多評論:草根影響力新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