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方剡旨

國民黨籍的立委羅智強與謝龍介皆在臉書上PO文,表明拒絕公民監督國會聯盟的「監督」。據媒體報導,除卻羅、謝兩位委員之外,國民黨立委也紛紛拒絕被公督盟「監督」。

這個組織對於國會議員「監督」的結果,往往是現任區域立委在爭取連任時,會端出來的一個指標。被該組織評鑑第一,常常是我們在立委選舉文宣上會看到屬於候選人的自豪。公督盟所謂的評鑑,有個部分是很指標化的。他們以院會出席率、委員會出席率、質詢率以及法案與預算審查這些立法院本有的公開資訊,來做為評鑑的基本項目。此外,法律主提案、立委資訊揭露、陽光法案與公益法案、被聯席會口頭質詢等,也都屬於公開資訊,但怎麼解讀就是關鍵了。至於預算特殊事蹟、特殊事蹟、侵害基本人權或違反重大公益(義)法案提案與連署、脫序表現與司法案件這些加減分項目,那就屬於公督盟自己的判斷了。而他們要立委配合的,是「立委資訊揭露」部分。公督盟就此向立委問了12個問題,多是關於委員自身利益關係與助理權利的提問。

那麼,這個從事冠冕堂皇目標的組織,為何會被外界視為綠營側翼的表徵之一呢?這當然不會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不過我們先舉一個不是那麼政治爭議的案件來瞧瞧。

當年,在太平洋前董事長李恆隆行賄立委案中,檢調大規模搜索立法院及五名前後任立委蘇震清、陳超明、廖國棟、陳唐山、徐永明。其中蘇震清、徐永明都是過往公督盟多次評鑑優秀的立委。這樣的結果,不奇怪嗎?彼時,民進黨立委林淑芬還在其臉書上PO文,指出現今立委對爭議議題只要保持緘默,就不會有人質疑挺財團,人民也無法問責,公督盟甚至還會將你評鑑成最優秀立委。對爭議議題安安靜靜就是好立委,不奇怪嗎?

ADDY9513
圖片取自:(FB 謝龍介

但,公督盟最奇怪的,還不是外界普遍批判依其評鑑標準所造成的偏頗,而是其明顯的政治立場。公督盟的會員團體,例如:台灣永社、北社、南社、台灣教授協會、台灣智庫⋯⋯等,不必多說都是側翼。那麼以公民為名,以監督國會為宗旨的組織,不就是帶著綠色眼鏡在看事情嗎?我們把前面提到的那些評鑑項目總合成四大指標:「基本表現」、「公民評鑑」、「加分指標」、「減分指標」,除卻基本表現這種板上釘釘的數據外,其他公督盟都有極大的操作空間。也就是說,說好說壞,都是該盟說了算!

譬如說,什麼叫陽光法案?國會改革五法不就是嘛!可是,公督盟是反國會改革的。公督盟拿「反質詢」做文章,說這是全球獨步的私設刑堂,會破壞權力分立。他們認為「若質詢過程中,有不宜之發言,官員自然要負起一定的『政治責任』」。該盟是綠色眼鏡戴太深,瞎了才能講出這種奇怪的話嗎?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在面對在野黨立委質詢時,動輒以人身攻擊反質詢。他罵過蔣萬安「街頭小混混」、罵過鄭麗文「袂見笑」,而回應傅崐萁關於「政府要如何防衛台灣」,被戳破以官樣文章敷衍時,惱羞成怒的痛罵人家:「不為台灣講話」,「你是投降主義」,「你無恥」,「可恥」。試問,這種反質詢不破壞權力分立?不違背行政官員應被民意代表監督的基本政治原則?更不必說,這麼糟糕的蘇貞昌,負起了哪門子的政治責任?民進黨執政,「政治責任」不早就是過時的名詞了嗎?

公督盟號稱自己是公民監督國會的聯盟,但公民也好、聯盟也罷,一片綠油油,監督國會更是全球獨步的針對在野黨,並且反對國會改革。這麼以黨意是從的非政府組織,怎麼看怎麼政府!更不必說,其當家人更三不五時跳出來捍衛執政黨了!

國民黨也不要傻,單單讓黨籍立委不提供資料,那只是個態度。要真正反擊,國民黨應當結合更為寬廣、中立的社會與學術團體,另立一個監督國會的組織來與之抗衡。若真要為國家計,擠掉這種掛羊頭買狗肉、假中立真舔黨的組織,那才是該做的事。否則,到時候一堆立委又被該盟排入「放牛班」,那種冤枉的心情,黨中央可以請教一下前立委陳學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