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麗群

走過歷史創傷,蘇格蘭穩穩保住了傳統文化風姿。蘇格蘭處處吹響空靈清脆的風笛聲,旋律悠揚盪氣迴腸。

By yon bonnie banks and by yon bonnie braes,
Where the sun shines bright on Loch Lomond,
Where me and my true love were ever wont to gae,
On the bonnie, 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

好一首淒美動人的蘇格蘭民謠《美麗的羅夢湖畔》(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以「低地蘇格蘭語」寫成的原文歌詞真摯幽怨,道盡一段歷史悲情。置身湖岸,面對浩瀚從容的壯闊湖山,穩重的綿延丘巒似天父碩實的膀臂,緊緊環抱著這片全英面積最大的內陸淡水湖,安慰了破碎的民族心,牢牢保住蘇格蘭傳統文化精華。

憂傷旋律深情至今

羅夢湖(Loch Lomond)位處蘇格蘭高地和低地的交界,從商業重鎮格拉斯哥西側景致優美的A82公路開車北上,湖光就在右邊,對岸則是偌大一片粗獷磅礡的低緩丘陵。1841年,《美麗的羅夢湖畔》傳頌至今,成了蘇格蘭地下國歌,且為這片湖景添上傷感更詩意纏綿的色彩。

這首流傳數百年的動聽民謠,泣訴著一個破碎的夢。故事源於1745年,蘇格蘭人為爭取自由,追隨著詹姆斯黨的查理王子反抗英政府統治,卻於卡洛登戰役中慘敗,羅夢湖地區的起義者全軍覆沒,痛失親人及家園者眾。這首民謠就在此悲慟氛圍裡誕生。

O ye’ll tak’ the high road, and I’ll tak’ the low road,
And I’ll be in Scotland afore ye,
But me and my true love will never meet again,
On the bonnie, 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

關於歌謠創作者有兩種傳說:一是某位年輕戰士遭處死前寫下情書,托戰友帶回鄉給女友;歌詞講述此信沿著高地之路,被殺戰士的亡魂則沿著象徵精神的低地之路,率先回到蘇格蘭。另一說法是此歌源自一位亡於倫敦的蘇格蘭青年之妻,哀悼丈夫掛在長矛的頭顱從倫敦沿大路(high road)北上蘇格蘭一路示眾,遇害者的家屬卻沿小路(low road)返鄉。兩種傳說都是生離死別的痛楚,烙印蘇格蘭民族心坎,成了刻骨銘心的深情記憶。

如今,羅夢湖清澈的水早已沖走民族悲情,壯麗靜美的湖光山色成了休憩勝地,環湖樹林豐沛且井然有序。遠山霧靄氤氳,飄送著遠古情懷;太陽夢醒時分,將千萬杖晶瑩銀鑽鋪滿湖面,令狹長的整片湖熠熠生光,閃爍著溫暖與希望。此刻,天父遞來一首無言的詩,許我填上直抒胸臆的真情句子。

置身羅夢湖畔,我舉杯向天敬酒,乍然眼目澄明、頭腦清醒,心也柔情似水地放下種種執拗,全然降服造物主跟前,自義、自滿、自憐、自怨……一一向祂繳械。生命要純正如淨水,須被聖靈之泉洗濯清潔,除去不屬基督性情的雜質與慾念。

蘇格蘭傳統舞蹈充滿熱情。(Photo by UK in Italy/flickr/cc)

蘇格蘭傳統舞蹈充滿熱情。(Photo by UK in Italy/flickr/cc)

傳統文化豐富多姿

走過歷史創傷,蘇格蘭穩穩保住了傳統文化風姿。獨特的高地風笛,氣袋用羊皮或牛皮製成,旋律悠揚盪氣迴腸。蘇格蘭處處吹響空靈清脆的風笛聲,隨嘹亮樂音前進,穿方格裙的男性演奏者已近在咫尺。

如此格子花紋布料縫製的及膝褶裙,源自於18世紀一名貴格會信徒為方便幹粗活,將蘇格蘭人原有的披肩長袍改裝而成。格子褶裙後來演變成女仕服飾,曾風靡一時。

天性豪邁的蘇格蘭人,鍾情活潑奔放的民俗舞蹈。風笛樂聲中,身穿醒目方格裙襪的男女舞者,歡呼踢踏著舞步齊一的高地舞,常見於蘇格蘭大城小鎮的街頭;而以社交性質為主的行列群舞(Scottish Country Dance),更深植大不列顛每個角落,婚禮、畢業禮及民間慶典的行列舞時刻,為來賓掀起歡愉的高潮。

蘇格蘭行列群舞是打破身分階級的共舞同樂。我被女兒拉進音樂狂歡節的舞池中,初時手忙腳亂,經舞伴帶過幾回,很快就跟上舞步與節拍,可以暢快淋漓地盡情歡跳。舞畢,個個滿身熱汗如雨林,臉上綻開喜悅友好的笑顏。

科技新得快,淘汰也快;優良傳統卻捧在上帝的手掌心,留存久遠。文化產物展現不同族群的個性與尊嚴,見證天父賦予的獨特民族性。口音濃重的蘇格蘭英語出自友善誠懇的生命,考驗聽力之餘,更令我深生敬慕。

羅夢湖附近村莊景象。(Photo by Alexander Savin/flickr/cc)

羅夢湖附近村莊景象。(Photo by Alexander Savin/flickr/cc)

湖畔小鎮風光迷人

羅夢湖沿岸質樸淡雅,並無熱鬧商圈,唯幾處村莊小鎮經營遊湖之船,觀光人潮踴躍。位於西南岸的巴洛赫(Balloch)有公共交通方便抵達,堪稱通往羅夢湖及附近特羅薩克斯山國家公園(The Trossachs National Park)的門戶,是旅遊住宿的熱點。英國最末一艘建造的蒸汽機驅動輪船「湖中少女號」(Maid of the Loch),就停泊在巴洛赫碼頭;碼頭旁綠蔭蔥蔥的幾條步道,直通湖邊及城堡郊野公園。

蔚為全英十大小鎮的露絲(Luss)迷你可愛,是英國人嚮往的退休居所。走進小鎮櫛比鱗次的精緻石屋,恍如置身夢幻般的童話世界,而盡頭處是廣闊清癯的湖景,環湖遊船碼頭下,乃秀美迷人的淺灘。

蘇格蘭的天空分外親民,愈往高地以北,愈益感覺天空就在頭頂。在未受人造光污染的夜空觀星,漆黑裡繁星璀璨,壯麗無比。我踮起腳高舉手,想像自己碰觸到星空,摸著了永恆的家鄉。

在羅夢湖行駛的湖中少女號。(Photo by Magnus Hagdorn/flickr/cc)

在羅夢湖行駛的湖中少女號。(Photo by Magnus Hagdorn/flickr/cc)

本文由「基督教論壇報」授權刊登,非經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原文請見:永恆的羅夢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