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影響力新視野   劉益首  

本來,熱烈而激情的2024年總統大選,過了就過了,不必再重複描述和評論,但是適度的探討「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也是需要的。國民黨侯康配確實已竟全力,期盼能終結民進黨連續八年的執政,完成政黨輪替,可惜事與願違,支持國民黨和侯康配的廣大民眾,暫時的失望和落寞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選舉是民主必經的過程,輸輸贏贏是相對而非絕對的,贏了執政要負責,輸了要監督也責無旁貸,就是如此的平常心和責任感。

這次選舉有一件事是眾所極度關注的,就是馬英九前總統一月八日在台北接受「德國之聲」電視台訪問,十一日大選前兩天公開發表,因為一句「相信習近平」,引起翻湧的軒然大波,國民黨非常驚訝頓時一團慌亂,除了忙著澄清馬的「兩岸需互信」原意,叫大家別斷章取義以外,也緊急決定不邀請馬參加選前之夜造勢大會,以免節外生枝,引起更大的波浪。馬很想去但最後則謂「沒邀請就不去」。

在此同時,民進黨好像撿到槍一樣,把握此空前機會大加負面宣傳,強調信任、倚靠習近平會高度危及台灣人民的前途和命運。國民黨敗選,不免有人歸咎馬英九的那一句失言,有不利影響,但不至於關鍵到由勝轉敗。因為選前醞釀一段時間的「藍白合」終破局是主因,加上民進黨靠執政優勢大撒幣,民眾黨奮力訴求年輕人積極參與政治和投票、「合力下架藍綠」有關,視馬為「戰犯」實有失厚道。

ADDY5767
圖片取自:(FB 馬英九

很多人「斷章取義」馬前總統的意思,筆者將「德國之聲」的訪問全文(原標題)「馬英九: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看了好幾遍,發現他的立論要點是兩岸之間一定要「互信」,你相信我,我相信你,才能面對問題「談」下去,而非望文生義的以為「相信習近平」就是相信或接受他的一中原則、一國兩制等老調,把台灣奉送給大陸。馬事後緊急澄清,表示自己的立場是為了避免戰爭,因此希望兩岸能建立互信的立場,並重申三位候選人也都支持自己「需要對話」的觀點,沒有「互信」基礎從何開始對話?馬英九說「對於兩岸關係有兩個因素非常重要:一是和平,另一個是民主。統一是我們憲法裡說的,原來就是台灣可以接受的,但必須透過民主程序和平地完成,如果能做到這一點,台灣人民可能有興趣接受。」

習近平也講「和平」,但疏漏了「民主」方式和過程而以「不排除武統」取代,這當然和馬英九的觀點顯著不同,所以就兩岸關係而言,「相信習近平」不過是為了取得兩岸的「互信」誠意,以作為兩岸談判的起點,否則連基本的「起點」都沒有,只得一年一年沒完沒了的、甚或誤會誤判星火燎原難以收拾怎麼辦?

不過話說回來,「相信習近平」一句此時此刻確實超級敏感的「關鍵詞」,那一天新聞報導出來,非僅專家學者知識階層感到不可思議,一般社會大眾也紛紛驚訝「馬英九為什麼會講出這樣的話來?」馬或係以自己直白的「實話實說」沒有考慮其他多重的社會觀感,早知如此,受訪後若靈敏的感受有失言之慮,請求「德國之聲」將該處補正,就沒有此風波了;看起來該電視台訪問應不是立即轉播。大選後過些時日,大家給馬前總統利用適宜的時地,就此事多澄清及傳達自己的心聲和溝通也是必要的、厚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