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吳娟瑜
一早起床,莫妮的老公一臉迷茫,望著老婆許久,最後吐出一句話:「咦?妳是誰?為什麼在我家?」
突如其來的問話,莫妮驚呆了,這不就是我們夫妻倆的家,你雖然進入失智初期,但昨晚還好好的,至少該記得我是誰呀!
莫妮趕緊跳出床,「吃藥!」,她彷彿指揮官又要開始一天的戰鬥,並走向藥盒堆翻找。
「騙妳的啦,看妳神經兮兮地!」,老公一副搗蛋成功的模樣,讓莫妮哭笑不得。
自從老公退休後,出現類似公公當年逐日痴呆模樣,儘管有藥物控制和固定回診,莫妮和女兒仍然和不可逆的退化對抗,如今,早起的被耍,莫妮不知是該開心還是生氣?
不聽話的老小孩
有兩種表現可以確認家中父母算不算「老小孩」?
第一:返老還童現象
心智方面由於大腦神經抑制功能變化,導致語言結構簡化,行為表現幼稚,吃個飯像幼兒在餐桌上亂抓亂推,回應上常搖頭,發出「不要、不要」的抗議訊息。
第二:嘮叨頂嘴現象
勸老小孩外出走動,至少維持良好體能,老小孩卻推拉不去,嘴巴還叨叨頂嘴,講一些令子女生氣的話。
子女若請老小孩半夜起身要輕聲,不要驚動家人睡眠,老小孩無法自行控制,聲響更多,有的還出現情緒憂鬱、睡眠障礙和飲食失調等情形。
圖片取自:(示意圖123rf)
安置老小孩
究竟中年子女該如何安置「老小孩」呢?
第一策略:哄騙安撫之必要
初期還能安下心來勸導吃藥啦、外出散步啦、回診看醫生啦,到後來老小孩覺得不好玩了,開始抗爭,往往說:「那些藥如果好吃,你自己吃吃看。」,不然就情緒勒索地說:「你讓我早早死啦,不要拖累大家。」
家中除了手足輪流照護,儘量尋求外界支援,善用2.0長照資源,或雇請外傭協助,讓自己更有耐心在語言上、肢體上仍給老小孩同理安撫的照護。
否則老小孩鬧起脾氣,全家雞犬不寧,令人頭痛,有的中年兒女連自己的工作、自己的身體也都被拖垮了。
第二策略:專業學習之必要
有的老小孩因為病理因素,出現譫妄、幻覺,常講些無厘頭的話,有位學員晴美的爸爸常指著女兒的背後說:「妳看,誰來了?」,把屎把尿的晴美回頭一望,空空如也,不免嚇出一身冷汗。
晴美看到爸爸倒了後,她立即進入備戰狀態,用雙管齊下的方案來面對。
第一個方案:為自己好
由於晴美是獨生女,明白長期抗戰之必要,除了好體力,還要有好的精神支持,所以加入「肌力訓練班」,伸腿拉筋,和同學說說笑笑,這種每週2次的課程,讓她舒緩照顧老父的壓力。
第二個方案:為爸爸好
因為爸爸久病而晴美成為良醫,從閱讀醫學書籍、上網查詢、醫學講座不停地學習,終於明瞭「你的爸爸不是你的爸爸」的意涵,爸爸已經回不到從前,不能因為高期望導致自己失望和病倒。
她告訴老公和兩個唸大學的兒子說:「如果我因脆弱而哭泣,你們不用說什麼,抱抱我就好了。」
晴美接受爸爸「歹戲拖棚」的過程,他老人家也有許多無奈和無助,如果出現老小孩行為,也比較能耐心接受「陪伴就是福氣啊!」,晴美如此告訴我。
Polygon recent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