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心怡

「你一直和他講道理,他聽不懂啦,用罵的比較快」!「長大的社會才不是這樣,這樣會害到他」!從古至今,教養孩子始終是一大難題,到底該如何才能掌握好分寸?

每次的親職講座,許多家長總會分享一個困擾:「老師,我也想用正向教養,但是家人都認為這是寵壞孩子,該怎麼辦?」教養不同調的問題,相信也是許多家庭的困擾。不過,我們應該先來了解何謂「正向教養」。

Asian,Mother,Scolds,Her,Son,While,Travel,.,A,Child

正向教養的真正意義

大家曾搜尋過衛福部的「用愛教出快樂的孩子——0~6歲正向教養手冊」嗎?手冊集結了許多兒童心理專家所撰寫出的文章,開宗明義就寫到:「正向教養並非溺愛小孩,而是根據每個人的特質與發展階段,透過適當的技巧去引導與觸發孩子的動機,讓他們學習以正向行為取代負向行為,進而展現符合期待的樣貌」。

舉例來說,4歲的小穎好不容易開始變得比較願意上幼兒園,但早上卻逐漸出現不想穿各式衣服的情況。這時,爸媽受制於趕上班的時間壓力,便容易產生焦急的情緒,於是就會使用威脅或是恫嚇的方式,希望小孩在短時間內能做到大人所要的結果,孩子的行為也會因此被貼上鬧脾氣或是不懂事的標籤。

發怒前.先貼近孩子的內心

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為何小穎對於上學前挑選衣服會有負面情緒?是因為想要有自己的主見、起床氣,還是認為弟弟不用上學而感到不公平?一開始,大人可能無法確認真正的原因,但是卻可增加對於孩子的耐性與理解,並找到接近的原因和他討論。

心中的在意,一旦被爸媽理解了,就會帶來自身情緒與行為的改變,父母可藉由以下3種方法,進一步了解小朋友的內心所想:

1.展現尊重

我們能在睡前和孩子討論說:「睡前要不要挑選喜歡的衣服放在旁邊,起床時,就能穿上喜愛的衣服上學?」既表達了對小孩自主權的尊重,也減低起床氣對於早晨步調的影響。

2.給予陪伴

父母可試著對孩子說:「爸爸媽媽知道你很不喜歡一起床就突然要上學,我們陪你玩一下好嗎?」在時間充裕的情境下,表達接納與陪伴。

3.同理心

若是小孩因為弟妹不用去幼兒園而感到不平衡,家長可對他們說:「你是不是覺得弟弟不用上學很不公平?爸媽也知道這樣的感覺」同理他們會有的感受。

Candid,Of,Young,Parents,Teach,,Care,And,Coach,Little,Daughter

短期威嚇恐造成傷害

「用處罰的方式最快,我哪有時間陪小孩玩他內心的小劇場」?這可能也是很多家長的疑問。不過,大家可以一起來想看看,我們想達成的教養目標,是為了追求快速、還是要讓孩子能真的懂得?

若是爸爸媽媽靜下心來想這個問題,就能夠了解「快速」,是由於身為大人的我們被逼得沒有時間,或是因為被小孩的情緒而變得急躁,所以才想要短期內就看到成果,但這並不是孩子能夠達到的。

※原文刊載於2023年10月號《媽媽寶寶》440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8292

※延伸閱讀

正向教養: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先做「1件事」有助於孩子更勇於承擔錯誤!

【蘇文清專欄】倡導正向教養之前,教導者應該要先學習「正確」教養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