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心怡 

之前都在專欄分享心理學上的知識,幫助大家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心法,而這個月的文章,想來談談「媽媽界學姊」的心情,希望能讓每位母親感到被理解、獲得共感,繼續快樂地育兒下去。

如果要一句話形容當媽媽的感覺,你們會怎麼形容?我會說:「變成了連自己都無法想像的模樣」。

懷孕以前,曾想像過成為母親後的各種樣貌,當時的幻想是,會成為「一個要求很高的母親,因為我也是這樣對待自己的」。然而成為媽媽後,卻發現自己居然能包容整晚啼哭的寶寶;會把臉湊過去聞尿布的味道,確認有沒有排便;孩子瘋狂哭鬧時,能夠平心靜氣地安撫。

Happy,Pregnant,Woman,Stroking,Her,Belly,On,A,Bed

育兒中的各種不安.靠經驗與陪伴撫平

如今,孩子已經10歲了,回顧過去的日子,對我來說,身為母親有三種比較辛苦的過程,「一種是對於未知的擔憂;第二是關於自我的質疑;第三則是總有說不盡的疲憊」。

什麼樣的狀況屬於第一種未知的擔憂呢?例如:孩子生病、不確定語言或肢體是否發展遲緩時、生長曲線落後、托育環境的選擇……對於這些狀況,內心總有許多不確定感,尤其是第一次當媽媽的時候,因為毫無經驗,聽著周圍的各種建議,更容易讓人無所適從。

每當這個時候,我們需要值得信賴的人,給予支持、陪伴,透過這些方式,能讓我們過關斬將,知道孩子的病毒碼更新了、了解某個育兒小撇步很管用,漸漸地在經驗中放下不安,增加對於育兒過程不確定性的耐受度。

面對不安時先停下腳步.傾聽自己心裡的話

第二種不安,則是對於自己的質疑,會與前一種不確定感有關,例如:「工作這麼忙,都沒辦法好好陪伴孩子,會不會讓他感到不安」、「剛剛失控罵了小孩,怎麼這麼失職」,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在育兒的路上,這些念頭總時不時地浮現。

現在的社群媒體十分發達,我們常常會看見別人育兒中的多種樣貌。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多半會呈現出正向的情境,這時就很有可能又誘發我們的不安,啟動自責模式。這時,我們需要停一下,關上所有訊息,聽聽自責的聲音,然後告訴自己,「這是一時的情緒,不代表我不好;這是一時的焦慮,我可以先緩緩,不要讓心情被它帶著走」。

Middle,Aged,Asia,People,Old,Mom,Holding,Hands,Trust,Comfort

母親的成長.更難能可貴

今年暑假和小孩出國旅行,看到他們拖著行李箱,學習搭機的各種規定,像個大人一樣,提醒我,過海關時,包包裡不要有水等等的舉動,讓我發現小朋友真的長大了。

孩子是家人,不再只是被照顧者,我們能夠一起討論、選擇、做決定,母親的這個角色,正伴隨著寶寶一起長大,一同變得更為強壯。祝福每一位媽媽,都能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看見屬於自己的成長。

※原文刊載於2023年09月號《媽媽寶寶》439期。

※原文連結

https://www.mombaby.com.tw/articles/9928048

※延伸閱讀

母親在成為母親之前,也曾經是一位青春洋溢、對未來懷抱夢想的女孩!又是做了多少妥協才成為現在的樣子……

成為媽媽的這條路上,你丟掉多少自己、承擔多少壓力?當妳無助的時候,請記住:求助是最勇敢的事情!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媽媽寶寶懷孕生活網

※本文由《媽媽寶寶mombaby》授權刊登,未經同意禁止轉載!